南寺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作品评述

诗词:《南寺》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东去愁攀石,
西来怯渡桥。
碧潭如见试,
白塔苦相招。
野馈惭微薄,
村沽慰寂寥。
路穷斤斧绝,
松桂得干霄。

中文译文:
向东去,愁苦攀爬山石,
向西来,畏惧渡过桥。
碧潭似乎在试探我,
白塔苦苦地呼唤我。
野外的馈赠使我惭愧微薄,
村中的沽酒安慰了我的寂寥。
路途走到了尽头,斧头的砍劈声停止了,
松树和桂花得以登上苍穹。

诗意和赏析:
《南寺》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矛盾和追求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描绘了作者行走在险峻山石和渡过狭窄桥梁时的心理状态。愁苦和畏惧体现了作者在行进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景观给他带来的心灵的触动。碧潭似乎在试探作者的心志,白塔则用苦苦的姿态吸引着作者的目光,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对于内心和信仰的思考和探索。

第五句“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得到的民间的馈赠和村中的酒食,使他感到自己所能奉献的微薄和寂寥得到了一些安慰和满足。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情世故的思考。

最后两句“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表达了作者行走至尽头,不再有斧头的砍劈声,而松树和桂花则得以登上苍穹,寓意着追求卓越和超越平凡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思考,通过对于困境、景观、民俗和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苏轼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追求卓越和超越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酒亦不难止,无以寄吾兴。纵然酒可止,诗恐不受命。二者必相须,未易相负胜。所以千载人,不能除此病。

千朵危峰杳霭间,石房长带瀑声寒。鸟啼花发寻常事,松本青青雪里看。

杜陵无厚业,不得驻车轮。重到曾游处,多非旧主人。东风千岭树,西日一洲蘋.又渡湘江去,湘江水复春。

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代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缶击何分秦胜负,璧还不是赵存亡。最怜恃勇偏轻举,直挟君王冒虎狼。

老爱屏山律,闲参洞室禅。幽居惟种竹,净社不名莲。院日留残局,床风掩断编。西林耆宿尽,怀旧一凄然。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空园响松竹,霰雪霭霏霏。仰视长云色,皓然同一辉。天寒鸣雁急,日暮行人稀。惟见众小禽,啾唧满林飞。阴风起何处,拂拂来吹衣。俯念当世事,幽愤不可挥。归来散群帙,独掩袁安扉。

昔车道经车輞谷,直上七里监南皮。今年行役复到此,方春流汗如翻波。中涂太息坐盘石,涕泗不觉双滂沱。我生微尚在丘壑,强若麋鹿婴虞罗。人逾三十只有老,后时过此知如何。云泉佳处须速去,登山筋力行蹉跎。

谪仙放荡来江东,醉吟三见江花红。吴儿聚观玉勒骏,越女一笑金钱空。笔端灵文落彩凤,席上古气舒长虹。飘然又趁白云北,别语有尽情无穷。

东去愁攀石,西来怯渡桥。碧潭如见试,白塔苦相招。野馈惭微薄,村沽慰寂寥。路穷斤斧绝,松桂得干霄。

万物不移三百篇,得鱼固自我忘筌。绪余一醒冬烘眼,快着长安得隽鞭。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四野有歌行路乐,五营无战射堂闲。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方拟杀身酬圣主,敢于高处恋乡关。

欲去公门返野扉,预思泉竹已依依。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

桑间篝火却定蚕,风土相传我未谙。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伫作春衫。

数载蹉跎罢搢绅,五湖乘兴转迷津。如今野客无家第,醉处寻常是主人。

可必人间唯善事,不由天地只由衷。莫嫌效远因而止,更勉其来更有功。

百尺危桥跨彩虹,快输白浪入晴空。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君方扫雪收松子,我已开榛得茯苓。为问何如插杨柳,明年飞絮作浮萍。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