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皎然的《在灵峰时为后生造偈》
拼音和注音
sù miàn xiāng chéng yóu bù shí , gèng tiān àn cǎi jìng hǎn k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识:不知道,不认识。西周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不处理,不主持。识,通“[[职]]”。
面相:相貌。泛指事物的形象。
素面:不施脂粉之天然美颜。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原诗
素面相呈犹不识,更添暗彩竞阚看。
这里若论玄与实,与吾如隔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