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送德和弟归婺源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shí shě xīn qín chù rè lái , qín shū céng wèi fú chén 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尘埃:(名)尘土。
辛勤:(形)辛苦勤劳:~工作|~的汗水。[近]辛劳|辛苦。[反]懒散。
拂尘:掸除尘土,后专指掸尘土,驱蚊蝇的用具。
琴书:琴书qínshū[story-telling,mainlyinsong,withmusicalaccompaniment]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柳州琴书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十舍辛勤触热来,琴书曾未拂尘埃。
秋风何事催归兴,步出闽山黄叶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