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郧中杂言八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shàng shū shí shí bù bào , wǎng shì hū hū zì c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往事:(名)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
时时:1.不时、经常。2.当时、是时。
上书:上书shàngshū∶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忽忽:(形)①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离开杭州,~又是一年。[反]悠悠。②(书)形容失意或迷惘:~如有所失。
不报:不报复。不批覆;不答复。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上书时时不报,往事忽忽自嗔。
腰间有骨为祟,眼底无计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