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令的《悲秋》
拼音和注音
cóng lái zuì shì bēi qiū zhě , kuàng shì bēi qiū kè wèi gu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悲秋:看到秋无草木凋零而感到伤悲。
从来:(副)一直;历来:他~不骄傲|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原诗
岁事荒凉晚易悲,西风日夜弄寒威。
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颜随节换,空看落叶倚风飞。
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