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归戏书

险尽途方坦,溪鸣锦幄傍。
暝烟沉古道,幽草恋残阳。
寂寂春将晚,迢迢日自长。
东门因送客,行得汗如浆。

作品评述

《送客归戏书》是宋代释绍嵩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送客归途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伤感和诗人对客人的深情厚意。

诗中的第一句“险尽途方坦,溪鸣锦幄傍”描绘了行程中险阻已经克服,路途变得平坦,溪水在华丽的帐幕旁边流淌。这里的溪水声与锦幄交相呼应,使人感到一种宁静和安慰,表达了诗人送别客人时的欣慰之情。

接着诗句“暝烟沉古道,幽草恋残阳”描述了夕阳下的古道弥漫着暗淡的烟雾,幽静的草丛依偎在残阳下。这里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和凄美的感觉,暗示了离别的时刻已经临近,诗人对客人的离去感到惋惜和留恋。

诗句“寂寂春将晚,迢迢日自长”表达了春天即将过去,时间逝去的寂静和漫长。这里的“春将晚”可以引申为岁月将逝,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别离的无奈。

最后两句“东门因送客,行得汗如浆”描述了诗人在东门送别客人,送行之后诗人行走得汗如浆。这里的“行得汗如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疲惫,也显示了诗人对客人的深情厚意,愿意为了送别而付出辛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险路变为坦途、溪水声、暮色中的古道、幽静的草丛和残阳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别离的痛苦和对客人的深情送别。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离别的忧伤和深情厚意的交织。

作者介绍

释绍嵩,字亚愚,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长于诗,自谦“每吟咏信口而成,不工句法,故自作者随得随失”。今存《江浙纪行集句诗》七卷,系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秋自长沙出发,访游江浙途中寓意之作。后应知嘉兴府黄尹元之请,主嘉兴大云寺。事见本集卷首自序。 释绍嵩诗,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急召传来主第中,孙郎上马鼓三通。山人无复金莲梦,稳听琵琶到曲中。

雪吹醉面不知寒,信脚千山与万山。天甃琼街三十里,更飞柳絮与君看。

白鸟营营夜苦饥,不堪薰燎出窗扉。小虫与我同忧患,口腹驱来敢倦飞。

皇天降丰年,本忧贫土食。贫士无良畴,安能得稼穑。工傭输富家,日落长叹息。为供豪者粮,役尽匹夫力。天地莫施恩,施恩强有得。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女萝施松柏,终始相因依。绳索发为婚姻,偕老相与期。夫今戍边城,贱妾无由随。行行日已远,何时定当归。但愿崇勋业,上报明主知。谅君守恒节,妾心终不移。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滴□岩已竭,神运□常空。人入嵌□里,春归秋□中。□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草衰何预人,每起徂年悲。日月才几何,又见青青时。青青虽满眼,行矣当复衰。盛衰还无端,其理可前知。人生死则已,千载无还期。

与君非复昔年时,我瞎君聋各已衰。萤案头光何必照,蚁床下斗不须知。嵇康老觉形骸懒,扁鹊亡无耳目医。只恐蒲轮催强起,林间未免独吟诗。

君去经春未得还,老夫幽恨满春山。海棠花过乖同赏,杨柳阴成阻共攀。对月有谁陪笑傲,临流惟影伴清閒。何时策杖来过我,把酒论文一解颜。

苍林翠碧龙岩寺,县令三年两度来。从此岩前花与草,只今时与梦徘徊。

竹林深处著禅房,下却疏帘自炷香。书画随宜遮四壁,闲欹瓦枕小藤床。

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牒,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

鱼腹江边八阵图,嶙峋於此岂良谟。后来浪道长蛇势,用势还须烈丈夫。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茵席絮剪茧,枕囊收决明。南风入昼梦,起坐是松声。

烦君管领东君手,收拾风光尊俎中。与作遨头共春燕,何须拥鼻学秋虫。谁怜老子兴不浅,自笑穷人诗转工。趁取身闲酒价贱,明年此日又西东。

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长洲道。一望没遮拦。天宽水亦宽。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唆伊争讼真伊贼,劝你休和是你师。纵使胜来耕已废,得便宜处失便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