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作品评述

《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是宋代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诗意:
这首诗词是梅尧臣在唐宋文人典籍的收集整理方面的一些感慨。他谈到了唐宋文集的排列杂乱,汉代的诏书频繁而繁琐。他认为古代圣人的规模仍可效法,而当代的贤人若能奔驰其中,必定不会有错漏之处。他还提到了自己被任命为太史的经历,明明不是才能出众却被选来填补缺陷。他感叹代替匠人工作只担心手受伤,希望君主能体谅他,不再让他为他人分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文人典籍整理工作的思考和感叹。他对唐宋时期的典籍收集方式不满,认为其排列杂乱无章,缺乏规模和准确性。他借汉代的诏书制度来对比,强调其频繁而繁琐,暗示了当时整理工作的不易。

诗中还呼应了古代圣人和贤人的概念,认为如果当代的贤人能够驰骋其中,就能够避免错误和疏漏。这表明了作者对文人典籍整理工作的期望,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来整理和保存文化遗产。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自己被任命为太史的经历,承认自己并非才能出众,但仍然被选来填补缺陷。他以代替匠人工作为比喻,暗示自己的辛劳和不被理解的处境。他希望君主能够体谅他的辛苦,不再让他为他人分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唐宋典籍整理工作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文化保护和整理的关切,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期望。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齿德两峥嵘,严君汉伏生。勖哉恢学力,行矣赫家声。一代道宗主,三朝人老成。金篦容刮膜,管取眼增明。

天风吹雨来,黄土为柔埴。一经女娲手,蹶然含性识。悲哉商子孙,不能述祖德。愚朴变浇漓,化之尤费力。

酒专风月权,诗欠江山债。恐是试长房,尘劳君少耐。

重门临驿路,几向月中开。殿势江山合,钟声云水来。长吟松溅瀑,久定石生苔。九品金沙观,青莲次第栽。

奥学通玄象,须时对广廷。端为贾生策,动合圣人经。事往谁谋始,时今未敉宁。因留非所志,君相眼终青。

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袖薄吹香过,发重萦鬟亸。压众风流,倾城色笑,趁时梳裹。惯新诗咏罢少人知,一篇篇教和。别泪看频堕,密约何曾果。七夕星河,中秋院落,上元灯火。悔当时花月可怜宵,镇相逢闲坐。

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晴光弄晓色,云物共昭回。岂唯山川豁,觉我怀抱开。便欲御冷风,飘摇跨蓬莱。不视人世间,往往隔嚣埃。

秋月明眸两鬓浓。衫儿贴体绉轻红。清声宛转歌金缕,纤手殷勤捧玉钟。娇娅姹,语惺松。酒香沸沸透羞容。刘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风雨荆州二月天,问人初雇峡中船。西南一望云和水,犹道黔南有四千。

几有行山约,山灵圣得知。仙家宁易到,尘世亦何为。草润非烟石,花流止水池。不晴还不雨,正是卖饧时。

双丸两戒炯山河,风鹤蚩蚩未尽讹。南犯松区江介近,西来萍户贼中多。绿林妄意天遗种,白瓿虚闻岁减科。兵气满天无递雁,衡阳崱屴已群过。

天容凝碧换秋容,残暑泠然一洗空。梧叶多应愁夜雨,葛衣渐觉怯西风。十分冷淡砧声外,一片凄凉雁影中。兴动莼鲈欲归去,季鹰心事恰相同。

梦想云端路屈盘,幽寻今果云端。三间矮屋烟霏拥,一片间情宇宙宽。上锉间搜灵药煮,天坛不遣篆香残。谁能好事时供给,结足空山也不人。

动在风幡动在心,集云棒下已分明。而今百越三吴去,肯听它家热碗鸣。

两耳炉焚柏子,一拳不养菖蒲。客至莫谈尘事,略寒温外跏趺。

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新年第一佳时节,谁肯如翁闭户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