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田州故城(即唐朔方军也)

河外军藩麦秀中,唐兵昔数朔方雄。
韩公北辑三城路,至德中兴一旅功。
番刻劲销春藓碧,汉花秾映寺门红。
高云不罩田州塔,水鹤归巢戛暮空。

作品评述

《过田州故城(即唐朔方军也)》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齐之鸾。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外军藩麦秀中,
在河边外的军藩麦地中,
唐朝的士兵昔日曾经是朔方的豪杰。

唐兵昔数朔方雄,
唐朝的士兵曾经在朔方地区有着强大的威势。

韩公北辑三城路,
韩公北上围剿三城的路途,

至德中兴一旅功。
至德年间兴起的一支军队的功绩。

番刻劲销春藓碧,
番刻(指边塞地区)的劲旅销往春天的青藓,
意味着战争的消退和和平的到来。

汉花秾映寺门红。
汉地的花朵盛开,映照在寺庙的门前,显现出红艳的景象。

高云不罩田州塔,
高高的云彩没有遮掩住田州的塔楼,
显示出塔楼的威严和壮丽。

水鹤归巢戛暮空。
水中的鹤归巢,戛然停歇在夜空中,
象征着平静和宁静的夜晚。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朔方军的英勇和威名,以及战争和和平的变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河边的麦地、青藓、花朵、云彩和夜空中的鹤,将战争和和平的对比展现出来。诗人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明朗,意境深远,给人以平和宁静的感受,同时也透露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和平的珍视。

诗词推荐

南阳素书,浩之素珍。而本朝观浩之书,又皆以为绝伦。今视诸贤之跋,凡十有三人。岁月几何,又不能仿佛其清尘。书意日新,而迹日陈。白首之攻,庶几信今。

犬戎西集杀幽王,邦土何由不便亡。宜臼东来年更远,川流难绝信源长。

日磾断内讨,坐享七世荣。霍光徇所爱,两忘家与名。卓阔俱抗志,纤微独纡情。得夫万世视,长令壮夫惊。

底处春来早,依依傍日华。年光随宝胜,阳律犯鸣笳。冰沼应潜坼,风枝已自斜。江南无驿骑,何计赏梅花。

堤树枝条老更成,岂容他处夏阴清。东风不惜吹芳草,绿满鹅儿燕子情。

神地秘灵室,壶天锁翠微。歌咏极今古,登临忘是非。况有麋鹿侣,堪纫兰蕙衣。得志此何远,岂复怀尘机。

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

人来人去空千古,花落花开任四时。白鹤泉头茶味永,山僧元自大曾知。

别君群从后,每忆半酣时。曲折拈新令,轻狂赠小词。垂杨红蓼间,浅黛玉颜宜。复已三年别,能无感鬓丝。

当日濂翁此读书,自编小说爱芙蕖。方池静植香清远,便拟蓬莱小石渠。

千丈飞崖倚半空,火云时节此清风。身闲一日俱仙思,何用藏形古木中。

往年莺谷接清尘,今日鳌山作侍臣。二纪计偕劳笔研,一朝宣入掌丝纶。声名烜赫文章士,金紫雍容富贵身。绛帐恩深无路报,语馀相顾却酸辛。

何处多离感,山邮霁野光。清吟贯骚雅,远意属荆湘。霜树呈秋色,风兰生晚香。使轺偏倚望,摛藻寄回肠。

山川匪遥远,行人未廻车。欲语昨宵梦,忽接今朝书。啼乌在屋上,绿草生庭除。仰看日月光,照知子衿裾。

唤仗紫宸披晓霭,退朝清燕坐晴霏。简编有味炉熏永,铃索无声漏箭稀。

卧闻飞雨响高堂,已觉翛翛短幌凉。悔祸毕方收烈焰,知时田祖放新秧。箪瓢幸免迁三径,谷麦行看粜万箱。欲过东坡泥没脚,春余烟柳正苍苍。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术。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乌哺仁人之林。养生事亲汔师古,炊玉爨桂能至今。岁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寒不缉江南之落毛,饥不拾狙公之橡子。平生荆鸡化黄鹄,今日江鸥作樊雉。人言无忌似牢之,挽入书林觑文字。更蒙著鞭翰墨场,赠研水苍珪

剑履三以亚,旌旄十国连。春风迎上日,秋色送归船。露泣千山月,云愁万里天。堂堂宁复有,玉立照人鲜。

芳洲生苹芷,宿雨收晴浮暖翠。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溪涨岸痕,浪吞沙尾。老去情怀易醉。十二阑干慵遍倚。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孤帆夕阳里。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立雪寒窗,照肝胆、了然明白。浑似得、齐宫气象,郢楼颜色。天籁无声随物应,阳春有脚从中入。与邦人、稽首谢天工,元冥德。人正作,潇湘客。谁谓有,蓝关役。对江天暮景,鹅溪描出。银浪卷飞鸥一片,玉枝擎重龙千尺。羡联镳、曾作岳峰游,前方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