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杨收作相

阙下憧憧车马尘,沈浮相次宦游身。
须知金印朝天客,同是沙堤避路人。
威凤偶时因瑞圣,应龙无水谩通神。
立门不是趋时客,始向穷途学问津。

作品评述

《贺杨收作相》是唐代薛逢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杨收的官场生涯和薛逢自身的忠诚。该诗读起来流畅而有节奏感,结构严谨。

中文译文:
阆中邸院尘土飞扬,车马穿梭如流星。
宦海浮沉命运变,东西南北人往迎。
唐都高官得金印,避路黄沙舍财生。
立身立命非追时,深入穷途探真灵。

诗意:
这首诗以官场为背景,既赞美了杨收的官运亨通,也表达了薛逢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和对学问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车马尘土飞扬的场景,展现了官场纷争的繁忙景象,以及个人在宦海中的浮沉命运。杨收是拥有金印的高官,而薛逢则是处于贫困困境中的学者,他们在不同的立场和境遇下,都具备追求真理和学问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描绘了官场的景象,既有车马尘土飞扬的繁忙场面,也有相次宦游的浮沉命运。同时,通过对杨收和薛逢对比的方式,突显了薛逢对学问和真理的态度。整首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明了,语言流畅顺畅。薛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收的祝贺,同时也表现了自己追求学问和真理的坚定态度。

作者介绍

薛逢,字陶臣,蒲州河东人。会昌初,擢进士第,授为万年尉,直弘文馆,歷侍御史、尚书郎。出为巴州刺史,復斥蓬州,寻以太常少卿召还,歷给事中,迁祕书监,卒。集十卷,今编诗一卷。

诗词推荐

髯郎风度幕中莲。已师范,使君贤。骥足快腾骞。道好个、庞家士元。沧浪高兴,寒花晚节,秋色满淇园。一*愿遐年。要都酿、君家百泉。

可怜云木丛,满禁碧濛濛。色润灵泉近,阴清辇路通。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数枝盘石上,几叶落云中。燕拂宜秋霁,蝉鸣觉昼空。翠屏更隐见,珠缀共玲珑。雷雨生成早,樵苏禁令雄。野藤高助绿,仙果迥呈红。惆怅缭垣暮,兹山闻暗蛩。

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

午夜空斋四悄然,清寒透骨不成眠。秋风故揭疏帘起,正漏月华来枕前。

凤凰知细德,瓯鸟识机心。物理固知此,世情非特今。足缨清与浊,厉揭浅知深。觉破从前梦,长歌月满襟。

悬弧之旦。忆争骑竹马,各怀金弹。恨岁月、去我堂堂,向酒畔愁生,镜中颜换。灶坏丹飞,慢追悔、邺侯婚宦。已发心忏悔,免去猴冠,卸下麟楦。依稀仆家铁汉。虽末梢老寿,初节魔难。幸闻早、省了柳枝,更送了朝云,尘念俱断。丈室萧然,独病与、乐天相伴。但归依西方,拈起向来

袅袅危楼百尺梯,秋风有客独攀跻。路穷流水远更远,目断夕阳西复西。帘卷似迎轻燕入,柳深时有暗蝉嘶。洞庭落叶悲骚客,鹎鵊何劳着意啼。

南下斯须隔帝乡,北行一步掩南方。悠悠烟景两边意,蜀客秦人各断肠。

结茅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春卧瓮边听酒熟,露吟庭际待花开。三江胜景遨游遍,百氏群书讲贯来。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掞天才。

赫赫中兴佐,英风想大门。得交人物懿,喜见典刑存。拱立严诸父,躬行表后昆。世家今万石,一代合推尊。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梅已胜犹非似,此外馀芳更堪数。信知风格忌太高,至此从前难者语。世间初无字可夸,且随颜色称蜡花。醉人香味解禅定,捩眼静伫辞纷华。徐熙画花只画神,黄筌细琐皆带真。要须别花如别画,只恐此心难付人。

今时使者中,所进非一律。学术用其长,公独名副实。江左更江右,非为循更迭。政以岁方艰,当遣德星出。

道人久矣泯耳目,萧然自如脱羁束。朝随扶桑日头起,暮趁崑崙云脚伏。青牛过关今几年,此道分明在目前。昨夜琴心三叠后,一堂风冷月娟娟。

夜雨稀闻闻耳雨,春花微见见空花。自怜他日盲宰相,今复痴聋作富家。

绛萼红腮带露肥,烧要长近禁烟期。且容北郭通邻径,若比南枝较发迟。曲水岩边寻旧事,卖花担上拣繁枝。香鞯一色垂杨路,何似吴王宫里时。

就荒山竹重抽笋,新种池荷晚著花。意象全然似村落,又添茅屋两三家。

野风摇枯荄,长夜山雨寒。梦忽堕千里,拊胥黄木湾。美人秋水容,众芳洁初服。海树鸣骚骚,醉吟瘴云宿。忆昔西窗眠,三豀月如水。忽作千日别,人生别能几。有客从南来,说君新况好。升沉何足云,令德似为宝。同袍涧谷友,掉臂青云端。而我卧山阿。淡心如露兰。手种麓下梅,半吐

金根载耜赴斋宫,晓日东郊望六龙。肯为三推便回辇,直须终亩劝耕农。

拄杖相寻访夕阳,诗肩独耸到昏黄。白苹洲上西风起,黄叶声中秋意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