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弘历的《董邦达西湖图》
拼音和注音
qíng guāng yǔ sè wú bù yí , tuī qiāo hǎo jù nán qióng shì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宜:不相宜;不合适。
无不:没有不;全是。
推敲:(动)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又想把“敲”字改为“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动作,不觉冲撞了韩愈。他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想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反复~|字字~。[近]斟酌|琢磨。
弘历
不详
原诗
昔传西湖比西子,但闻其名知其美。
夷光千古以上人,岂有真容遗后世。
未见颜色贵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拟。
湖山有知应不受,髯翁何以答吾语。
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黄率如此。
岂如即景写西湖,图绘真形匪近似。
岁惟二月巡燕晋,留京结撰亲承旨。
归来长卷已搆成,俨置馀杭在棐几。
十景东西斗奇列,两峰南北争雄峙。
晴光雨色无不宜,推敲好句难穷是。
淀池水富惜无山,田盘山好诎于水。
喜其便近每命游,具美明湖辄遐企。
北门学士家临安,少长六一烟霞里。
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传神髓。
此图岂独五合妙,绝妙真教拔萃矣。
明年春月驻翠华,亲印證之究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