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衡

秋江烟景晚苍苍,江上离人促去航。
千里一官嗟独往,十年双鬓付三霜。
云迷楼曲亲庭远,梦绕通山客路长。
不必临风悲冷落,古来白首尚为郎。

作品评述

《送陈衡》是唐代牟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江烟景晚苍苍,
江上离人促去航。
千里一官嗟独往,
十年双鬓付三霜。
云迷楼曲亲庭远,
梦绕通山客路长。
不必临风悲冷落,
古来白首尚为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牟融送别陈衡的情景。诗人在秋天的夕阳下,看着烟雾笼罩的江景,感叹着陈衡即将离去。陈衡是要去远方担任一官,而牟融则留在原地,孤独地往前行。十年的岁月让牟融的双鬓布满了白霜。

云雾迷漫使楼台曲折,家乡的庭院变得遥远,梦境缠绕着通山的客路,似乎漫长无尽。然而,诗人告诉陈衡不必因为离别而悲伤和感到冷落,因为自古以来,即使白发苍苍,依然可以作为一个有志向的青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江烟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情景和对时光的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陈衡的送别之情。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陈衡的境遇相对比,突出了诗中人物的孤独和追求。诗词中的意象描写细腻而富有情感,通过对云雾、楼台、庭院和梦境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和白发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别氛围。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陈衡的慰劳和鼓励,告诉他即使年华已逝,依然可以保持青年的心态和追求。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在唐代诗歌中独具特色。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情景和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展示了牟融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作者介绍

牟融,有赠欧阳詹、张[籍]藉、韩翃诸人诗,盖贞元、元和间人也。诗一卷。

诗词推荐

五载弹冠尚觉忙。

忧国忧民

西川庆上人,本来没弟兄。须知自性如空体,水月之中未解真。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忧国忧民

大家泼一杓恶水,洗涤如来净边垢。垢尽众生烦恼除,狐狸便作师子吼。

忧国忧民

贫贱相知若吾友,取端於此能更求。德性委蛇结绿佩,文章璨烂珊瑚钩。与君千里共明月,思子一日如三秋。愿学延平两龙剑,风波际会永同游。

忧国忧民

倦似渊明懒似嵇,归来聊向此中栖。湖山围绕吾庐静,草树高低野望迷。燕葺新巢方乳子,鹿游故苑又生麛。眼前景物俱堪赋,落日何妨一杖藜。

忧国忧民

有酒不得饮,呼船过溪南。溪南亦何好,古寺依晴岚。上有百尺楼,下有千丈潭。城闉一目尽,晚山日相衔。烹茶吊际子,蜡屐登巉岩。相逢作行乐,犹胜空坐谈。

忧国忧民

不肯归休本俗才,痴儿了事太悠哉。劝君抽取文符手,且就凉轩鬬茗来。

忧国忧民

时人惟解爱芳菲,服媚香浓竟莫知。幽卧独怜芳气馥,世间惟有柳州诗。

忧国忧民

奇峰枕高岸,回合藏云烟。直上数百仞,倒影浮清涟。民传舜南狩,向此鸣朱弦。至今万籁寂,雅韵犹泠然。

忧国忧民

杜娘家。谢娘家。楼压官桥柳半遮。帘波漾彩霞。拾飞花。怨飞花。望断郎来日又斜。东风吹鬓鸦。

忧国忧民

几年不到东岩下,旧住僧亡屋亦无。寒日萧条何物在,朽松经烧石池枯。

忧国忧民

未敢分明赏物华,十年如见梦中花。游人过尽衡门掩,独自凭栏到日斜。

忧国忧民

嗜酒苦猖狂,畏人还龌龊。老病始悔叹,天下无此错。管葛逝已久,千古困俗学;扪虱论大计,使我思景略。中原失枝梧,胡尘暗河洛。天道远莫测,士气伏不作。煌煌东观书,无乃太寂寞。丈夫不徒死,可作一丘貉?岁晚计愈疏,抚事泪零落!

忧国忧民

恰则春来春又去。凭谁说与春教住。与问坐中人。几回迎送春。明年春更好。只怕人先老。春去有来时。愿春长见伊。

忧国忧民

夜闻长叹息。知君心有忆。果自阊阖开。魂交覩颜色。既荐巫山枕。又奉齐眉食。立望复横陈。忽觉非在侧。那知神伤者。潺湲泪沾臆。

忧国忧民

莫嗔芳意太矜持,曾得三郎觱篥吹。今日若无工部句,殷勤犹惜最残枝。

忧国忧民

太平治业无像,野老家风至淳。只管村歌社饮,那知舜德尧仁。

忧国忧民

云长镇洞有时开,石匣终藏化鹤胎。千岁不须华表柱,飞鸣南向洞山来。

忧国忧民

晓色静帘栊,婺光千丈。香满含真泛春酿。洛花呈瑞,照眼一枝先放。要将金屑粉、妆仙仗。月榭焚香,松阴扶杖。好个人间寿星样。斓斑舞袖,辉映凤池春浪。年年称庆日、长无恙。

忧国忧民

芦苇萧森古渡头,征鞍卸却上孤舟。烟笼古木猿啼夜,月印平沙雁叫秋。砧杵远闻添客泪,鼓鼙才动起人愁。当年击筑悲歌处,一片寒光凝不流。

忧国忧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