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调二郎神/二郎神

闷来无那,暗数尽、残更不寐。
念楚馆香车,吴溪兰棹,多少愁云恨水。
阵阵回风吹雪霰,更旅雁、一声沙际。
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数行珠泪。
凝睇。
傍人笑我,终朝如醉。
便锦织回鸾,素传双鲤,难写衷肠密意。
绿鬓点霜,玉肌消雪,两处十分憔悴。
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照人千里。

作品评述

【注释】:
这是一首怀人词。在《于湖居士文集》里,次于《雨中花慢 》、《 二郎神》之后,应是长子同之北返后,孝祥怀念李氏而作。时在乾道六年(1167)的冬季。
词以直抒胸臆开句。一个“闷”字,点明此时心情,统摄全篇。“无那”(nu ò),犹无可奈何也。“暗数尽”句,一夜之凄迷境况如犹在眼前 。“念楚馆香车”句,回忆当年爱情生活,写出“闷”之根源。楚馆、吴溪,指江南昔日曾游之处。香车兰棹,赏心乐目 ,皆与李氏共之 。然而好景不长。少年的风流韵事 ,转眼都成为愁云恨水。他们由于社会环境所迫,不得不分居两地。“虽富贵,忍弃平生荆布!”(《念奴娇》)可见孝祥当时矛盾和痛苦的心情。“多少愁云恨水 !”乃是词人十几年来郁结心中的愁闷和悔恨的倾吐 。多少辛酸往事,只有两心暗知,如此点到即止,正说明其不堪回首 ,难以尽言 。“阵阵回风”两句,描写自己当前处境之凄凉。时近严冬,寒夜萧条,但闻朔风吹霰,呼啸回旋;旅雁宵惊,哀鸣沙际。两句看似写景,实则以景衬情。孝祥起知潭州,原非所愿。
曾奏请“于江淮间易一小郡”。他自比为南来的北雁,从一“旅”字可略见其当日心情。如此风雪之夜,由追忆曩昔欢娱更进而遥念李氏此时之孤寂痛苦 :“想静拥孤衾,频挑寒灺(xi è,灯花、烛烬),数行珠泪”,一句话,也是“孤灯挑尽未成眠”吧?写想象中的思妇独处,本由已之处境所生,却反怜惜他人,可见其爱之深,其思之切。
词的下阕,开始转用思妇口吻。 “凝睇”二字,承上启下,与“傍人笑我,终朝如醉”互为照应,其意味与柳永的“ 故人千里 ,竟日空凝睇”(《诉衷情近》)基本相同。“便锦织回鸾”句,用窦滔妻织锦为回文诗以寄其夫的故事,易“文”为“ 鸾”,取其与下句“鲤”字对仗更工;鸾凤一类字,尤常用于情人之间。从用典上也可证明此词确系怀念李氏之作。“素传双鲤”,源出古乐府《 饮马长城窟行 》,本是常用典,在这里却有言外之意。孝祥与李氏为避外人闲话,谅少有书信往来。著一个“ 便”字 ,已道出其中苦衷”如今即便能这么做 ,也无法尽“衷肠密意”了,因为 ,这毕竟是积累了十几年感情上的欠债!接着,词人又合写双方:一个是“ 绿鬓点霜”,一个是“玉肌消雪”,彼此都才三十几岁,年未老而人先衰。这正是感情长期受折磨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 十分”,见憔悴程度之深,语带隐痛。最后说“争忍见、旧时娟娟素月 ,照人千里”,乍看像是写月,与雪夜情景相背,倘理解作者此时激情驰骋,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则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处此风雪寒宵,自会令人闷损。若在月明之夜,又当如何呢?“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见月如见人,该可聊以自慰吧?不是的!旧时明月相照,无论在楚馆,还是吴溪,月好人亦好。如今却不同了,月儿依旧,而人已两鬓斑白,玉肌消损,无复有乐。触景生情,倍添离恨。写月亦即写人,“娟娟素月”,是李氏少年风采的再现于今山川远隔 ,又怎忍见此时月色,千里相照呢?全词如此作结,自然是情思飘逸,有悠然不尽之妙。
反复吟唱此词,深觉作者神驰千里,而笔触甚细。
他高展艺术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上自由飞翔。去悬揣对方心理 ,设想不同环境下的人物心态,都能曲尽其妙。在章法上,上片主要写自己,下片侧重李氏 。但每片中又曾涉及双方,或单写,或并列。把情与景 、人与事,往日与当前、追忆与设想等等,组织融合起来。转折较大处便运用“ 念” 、“ 想”、“便”及“争忍见”等领头字句,层次分明,更增词情灵活之美。还有一点应该指出,即作者在怀念李氏其他几首词中,多有重圆、再见的希望。不仅早期的两首《木兰花慢》里有“ 鸾鉴分收”、“ 断魂双鹜南州”及“拟把菱花一半,试寻高价皇州”等句;比这首词早几个月写的《雨中花慢》还说 :“犹自待、青鸾传信,乌鹊成桥”。 只有此首不再提及,可能作者已经感觉到那些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词句)。孝祥卒于乾道五年(1169)夏秋之际,距作此词时间不及两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首怀念李氏的作品了。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晓来一阵催花雨。正桃李、横塘处。笙歌帘幕燕莺喧。春在人间不老、谷城仙。潇湘图画迎千骑。襦袴欢声起。功名风虎庆云龙。更看万钉横带、系金狨。

二郎神

晚天清楚,扫太虚纤翳,凉生江曲。四顾青冥天地阔,惟有残霞孤鹜。山气凝蓝,汀烟引素,竦竦浮群木。白苹风定,波澄万顷寒玉。时有一叶渔舟,收纶垂钓,来往何幽独。短发萧萧襟袖冷,便觉都无袢溽。曳杖归来,夜深人悄,月照鳞鳞屋。藤床一枕,迥然清梦无俗。

二郎神

黄鹤楼前一首诗,把将扫箒画娥眉。百千诸佛真消息,觌面分明举似伊。

二郎神

孔门缧绁可妻,董生孝慈有翁。天与仲怪不恕,人间处处流通。

二郎神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不道蝉聊鼎贵。对秋灯、依然风味。紫囊归去,绿野间来,青毡都未。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满襟和气是藏春,日觉诗名起。已动金瓯姓字。早梅□,□□□□。□□□□,□□□□。□□□□。

二郎神

晴春载酒小徘徊,倏作冲泥冒雨回。毕竟山灵嫌俗驾,即今还殷阿香雷。

二郎神

日宇千门平旦开,天容万象列昭回。三阳候节金为胜,百福迎祥玉作杯。就暖风光偏著柳,辞寒雪影半藏梅。何幸得参词赋职,自怜终乏马卿才。

二郎神

薄禄谩婆娑,朝家事正多。天昏云障日,风劲叶辞柯。黔首难堪命,苍穹尚荐瘥。中原戎马盛,壮士敢谁何。

二郎神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

二郎神

美人寒甚懒开扉,金作松花插羃{上四下离}。几度低头疑堕落,青烟已断未消时。

二郎神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二郎神

平生得意白鸥外,岁晚归心鸿雁俱。蕉叶雨声喧晓枕,梦成风楫泛江湖。

二郎神

不殖千金产,惟求十亩园。湖山堆几席,花木报寒暄。曾是尊前客,常思醉后言。怀贤空有泪,无路洒新原。

二郎神

今岁难衣食,知闻莫若君。衣裳颠紫凤,陇亩槁黄云。主馈妇求去,承家子出分。清才岂长窭,奇相有龟文。

二郎神

峨峨九日峰,下有千年木。正异岁寒姿,命受兹也独。十围铁干古,百尺虬髯矗。不以姓名显,肯为封爵辱。畏名如畏虎,终焉托岩伏。何当大厦求,一枝亦自足。

二郎神

菊栽许送定如何,庭下不堪秋草多。九日无花更无酒,便携藜杖直相过。

二郎神

才入度门寺,先观觉范诗。昔人吟不尽,今日到方知。地僻寒来早,高山月上迟。池边老修竹,曾映董生帏。

二郎神

对芳昼。甚怕冷添衣,伤春疏酒。正绯桃如火,相看自依旧。闲帘深掩梨花雨,谁问东阳瘦。几多时,涨绿莺枝,堕红鸳甃。堤上宝鞍骤。记草色薰晴,波光摇岫。苏小门前,题字尚存否。繁华短梦随流水,空有诗千首。更休言,张绪风流似柳。

二郎神

欲啭声犹涩,将飞羽未调。高风不借便,何处得迁乔。

二郎神

蠢兹淮海师,保据毒黎苗。不悟龙兴汉,独同犬吠尧。六师方雨施,孤壘自冰消。千载逢嘉运,华夷奉圣朝。

二郎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