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末近现代初郑国藩的《题李君孟臣玉照》
拼音和注音
wǒ fǎ běn wú xiāng , shú wèi jūn xiě m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相: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杜预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陆德明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孔颖达疏:“相,谓扶相。”2.没有福相。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3.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南朝梁萧统《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唐姚合《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郑国藩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原诗
我法本无相,孰为君写貌。
念珠双手拈,布衲一身罩。
秋水湛精神,独立若凝眺。
远望信俨然,近观宛迫肖。
四大原假合,何取容光照。
岂果色是空,不妨惟心造。
是盖有真机,谁识个中妙。
问君君不言,相视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