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茅峰四绝句

一家兄弟入仙门,谁把名山鼎足分。
我读儒者知长幼,产香先礼大茅君。

作品评述

《大茅峰四绝句》是宋代陆文圭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家兄弟入仙门,
谁把名山鼎足分。
我读儒者知长幼,
产香先礼大茅君。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家兄弟进入仙门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大茅峰这座名山的敬仰之情,并强调了家庭中长幼尊卑的观念。最后一句提到了产香,暗示了对大茅君的敬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对大茅峰的景仰之情。首句“一家兄弟入仙门”,表达了一家人共同追求仙道的决心和意愿。接着的“谁把名山鼎足分”一句,表达了对大茅峰作为名山的尊重和崇敬。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家庭观念,诗人提到“我读儒者知长幼”,强调了尊重长幼的传统价值观。最后一句“产香先礼大茅君”,以产香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大茅君的虔诚敬意,也彰显了诗人对大茅峰的崇高评价。

整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将对名山的景仰与对家庭观念的赞美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大茅峰的崇敬之情和家族传统的重视。这种平实而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诗词充满了古雅之美,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芸阁磨铅勘旧经,昔闻同舍此同升。九楹置榻从颓偃,百尺浮空远湿蒸。玉鱠堆盘鱼胜雪,绿荷倾饮酒凝冰。家风牢落承推奖,深愧龙门昔有膺。

风紧浪淘生。蛟吼龟鸣。家人睡着怕人惊。只有一翁扪虱坐,依约三更。雪又打残灯。欲暗还明。有谁知我此时情。独对梅花倾一盏,还又诗成。

入官无所解,因笑得君怜。岂知孙武子,自欲逞威权。

四海九州虞雍公,擎天一柱雪山峰。厥孙俊逸诗无敌,下笔縰横剑有锋。旧日门生今白发,故人书札照苍松。掉头读得纱巾落,如对青云阮仲容。

红云近处催班急,只待春前奏凯归。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何处乘驹去,空庭荔子垂。韩词方走奠,柳庙久徂饥。既恨谋身误,仍嗟报国隳。罗池便如此,不复问愚池。

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沈。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涉趣皆流目,将归羡在林。却思黄绶事,辜负紫芝心。

窈窈楼台接海居,紫霞辉暖染衣裾。五噫赁庑鸿光在,下潠归田陶翟如。以美人伦成教化,白邀天籁与吹嘘。逃秦仙眷依诗卷,图续花源不妒渠。

无所用心鱼在沼,居然生子燕成窠。谁言春去花事歇,萱草石榴情更多。

从事愁见拘,波臣苦遭荡。蝈氏群处囊,悲鸣更相仗。寄书已成悔,见梦徒增妄。数钱赎尔至,缚解羁囚放。困极势未遒,苏余气仍壮。衔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何方绝网钓,何去保无恙。感激见深衷,迟疑抱遐怅。赠尔金口言,努力此回向。耨水具功德,莲花好安养。微施岂怀报,往矣

客有黄金共璧怀,如何不肯赎奴回。今朝且尽穹庐酒,后夜相思无此杯。

闻道西山胜,今朝始见山。鹤鸣双剑动,宠喷紫霄寒。人去台空古,墨灰沼未乾。紫阳招不作,登眺共谁看。

春秋无麦自当书,况复秋田水潦余。一雪端来救焦槁,千箱乞与等亲疏。消残瘟疠曾非药,蚀遍陈根不用鉏。犹恐远村沾未足,试呼农圃问何如。

气吐虹霓,笔飞鸾凤,从来锦绣文章。谪仙才调,复见庆流芳。向自题名雁塔,不十载、德播河阳。慰民望,一麾出守,风月任平章。清和,时欲半,吕仙庭日,正比相当。欣逢初度旦,敢献椒觞。只恐经纶大手,应休期、便趣曹装。愿箕宿,照临南极,拱北远流光。

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

其筼非俗本,清韵古今同。渭上曾千亩,房边又一丛。月生多散乱,风过玉玲珑。劲节尤宜晚,青青雨露中。

首如飞蓬乱,家卖漉篱供。老汉惊吾女,禅机捷乃翁。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