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作品评述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是苏轼的诗作,描写了杜沂游览武昌时,在酴醾花和菩萨泉见到了一份供奉物。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杜沂游武昌,以酴醾花菩萨泉见饷,二首

酴醾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青蛟走玉骨,羽盖蒙珠幰。
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
凄凉吴宫阙,红粉埋故苑。
至今微月夜,笙箫来翠巘。
余妍入此花,千载尚清婉。
怪君呼不归,定为花所挽。
昨宵雷雨恶,花尽君应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杜沂游览武昌时的情景,诗人在酴醾花和菩萨泉处看到了一份供奉物,因此写下了这两首诗。

第一首诗表达了酴醾花的特点。酴醾花是一种开得最晚的花,它不与其他花争春,显得寂寞。诗中借酴醾花来比喻作者自己,表达了自身的孤独和迟到。

第二首诗以菩萨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景象。青蛟(传说中的神龙)在水中游动,水面上覆盖着羽盖(形状像羽毛的云彩),珠幰(水雾)笼罩着泉水。诗人通过这些描写,创造出一幅虚幻而美丽的图景。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酴醾花的美丽。酴醾花并不需要妆点艳丽,它的美已经超越了一切。即使没有风吹拂,它的香气也能传得很远。

接着,诗人转而描述了吴宫阙(指古代吴国的宫殿和宫阙)的凄凉景象,红粉(指美女)已经埋葬在了废弃的苑囿中,只有微弱的月光下,笙箫的声音才从翠巘(指山上的翠绿树林)传来。这些描写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昔日繁华的消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酴醾花的赞美之情。诗人将自己的才情比作妍容(美丽的容貌)进入到这朵花中,即使过了千年,诗人的才华依然保持清婉。诗人称赞花儿能够召唤君王而归,暗指自己的才华可感动人心。

最后两句描写了昨晚雷雨恶劣,预示着花儿已经凋谢,君王应该回来了。整首诗通过对花、泉和景色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以及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这首诗充满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意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寂静而美丽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感受。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夜入灵岩寺,初更月上时。庄严僧拜石,静默叟听诗。门外南天柱,楼前大将旗。象形皆妙肖,造化亦神奇。

色红可使紫,叶单可使千。花小可使大,子小可使繁。天赋有定质,我力能使迁。自矜接花用,可夺造化权。众闻悉惊诧,为我屡叹吁。用智固巧矣,天时可易欤。我欲春采菊,我欲冬赏桃。汝不能栽接,汝巧亦徒劳。雨露草必生,霜雪松不死。有本性必生,亦时雨与之。所遭有变易,是亦

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深处花开尽,迟眠人不知。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望见南峰近,年年懒更移。

开尊北海未经旬,闻笛山阳又暮春。客座褷蛸依网户,影堂灯火照纶巾。素车定感心知友,斗酒还期腹痛人。哭罢那堪重回首,江天一雁噭离群。

岳忠武王炎兴中,才跨光世俊世忠。人见百战百胜功,孰知洙泗储心胸。奸桧忮忍摧英雄,秦贼之臭传无穷。忠武馨香向不同,鬼神呵护垂箕弓。子子孙孙有宜风,允文允武足临容。敦以阅乐诗书崇,维德裕甫明且聪。昭文大不其宗公,招之使来有秋鸿。贤父贤兄笑颜红,酌酒赆别浮金钟。

夬终伏剥果,畜极逢天衢。否泰反其类,艮止与动俱。此道固晓然,人情不同趋。两目自安障,狂童为子都。羁金络明月,骐骥旆疲驽。静观若有得,知非降才殊。但伤此道违,独行尝寡徒。解后知我者,聊足以自娱。

监本祖庭花东西争擢秀。一等放清香,不分新与旧。枝枝叶叶,陡顿精神,妆点芝园劫外春。

未曾移定时,前脚让后脚。只这一步子,谁人蹈得著。

涧水横斜石路深,水源穷处有丛林。青鸳几世开兰若,黄鹤当年瑞卯金。败壁数峰连粉墨,凉烟一穗起檀沈。十年亲友半零落,回首旧游成古今。

春风骀荡吹人衣,残丝罥花曳空飞。间愁十丈断不得,雄蜂雌蝶相因依。高楼夹路凌云起,琐窗鸾柱弹流水。鸾声啼老杨柳烟,香梦蒙蒙隔千里。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埭西小店酒新篘,一醉今朝觉易谋。从旷劫来俱有死,出青天外始无愁。功名未许妨高卧,风月犹能赋远游。造物向人元不薄,卷帘万顷镜湖秋。

顽童来听老夫言,困至如今我欲眠。汝但闭门推客去,破茶不碍梦魂圆。

管劲毫尖匠制宜,故人珍赠我何为。分殊定远初投日,得似文通旧梦时。大手愧无才翰用,正心惟见友朋规。纷纷纸尾方劳署,辜负词林视草词。

那堪闻荡子,迢递涉关山。肠为马嘶断,衣从泪滴斑。愁看塞上路,讵惜镜中颜。傥见征西雁,应传一字还。

车马喧人境,茅茨弃道旁。无心天外得,有玉匵中藏。领略烦诗将,勾收入醉乡。会从盘谷老,野处日徜徉。

月中丹桂输先手,镜里朱颜正后生。

宋兴古刹今长干,灵曜喜殿荒檀栾。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盘。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车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道人慈哀波及远,沟荡两取合土山。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瓮复道愁蹒跚。

假山砌叠真相似,双竹浇培画不如。万屋尘嚣无间断,一轩气象自清虚。持齐欲趁龙华会,升座能繙贝叶书。官罢亦将辞北阙,携筇先访故人居。

水注横塘藻荇香,候虫唧唧满空廊。风前落叶纷可扫,天际疏星森有芒。夜漏渐长愁少睡,秋衣未制怯新凉。明朝却有欣然处,写得黄庭又几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