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书鱼

形状类于鱼,其心好蠹书。
居常游箧笥,未始在江湖。
为害千般有,言烹一物无。
年年当盛夏,{左日右煞}了却如初。

作品评述

《蠹书鱼》是宋代邵雍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形状类似鱼,它的内心热爱蠹书。
常常居住在箱笥里,从未出现在江湖之上。
它的危害千般多,言论能毁灭一切。
每年夏天来临时,无论左右日光如何,它依旧存在。

诗意:
《蠹书鱼》以形状类似鱼的书蠹为象征,抒发了对书籍的珍视和对言论力量的思考。诗中的蠹书鱼被描绘为一种隐秘而有害的存在,它居住在箱笥里,默默侵蚀着书籍的内容,可以毁灭文字的力量。尽管它的危害无处不在,但它却难以被察觉和消灭。诗中的夏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蠹书鱼却在夏天之后依旧存在,意味着文字的力量是无法被消灭的。

赏析:
《蠹书鱼》通过寓言的手法,表达了对书籍和言论力量的思考和珍视。诗中的蠹书鱼象征着那些偏激、有害的言论和观点,它们悄无声息地侵蚀和破坏着人们的思想和价值观。诗人通过将蠹书鱼比作形状类似鱼的生物,将其与书籍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书籍的珍贵和言论的重要性。

诗人在诗中提到蠹书鱼居住在箱笥里,这种描写意味着书籍需要被珍视和保护,同时也暗示了蠹书鱼的隐秘和危险性。诗中还提到蠹书鱼的危害多种多样,言论能毁灭一切,这是对言论力量的警示,提醒人们要审慎选择和运用自己的言辞和观点。

诗中的夏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更迭,而蠹书鱼依旧存在,说明文字的力量是持久而不可摧毁的。这也是对知识和智慧的肯定,无论经历怎样的变迁,文字和言论的力量始终存在并发挥作用。

总的来说,《蠹书鱼》这首诗词通过对蠹书鱼的描绘和象征,表达了对书籍和言论力量的思考和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警惕言论的影响力和选择适当的观点。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语言,展示了邵雍对文化和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洞察力。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多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一往屏风叠,乘鸾着玉鞭。

冰雪凝难解,风云庆有时。

久接江山境,曾论子姓文。於焉观内则,可以继前闻。榛栗严宾豆,苹蘩洁祀芬。有人言不朽,片石合摩云。

万事平生大道杯,恍然曾过望乡台。荣华外物毛端细,飘忽阳神顶上回。罗殿堪思蛮峤瘴,郁仪永谢劫池灰。何□乞我刀圭剂,同见蟠桃几度开。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待价欲要君,山前独灌园。虽然不识面,要且已消魂。鹿睡红霞影,泉淋白石门。伊余心更苦,何日共深论。

荒郊通径僻,野竹闭门深。白日羲皇世,青山绮皓心。潜蛟多在壑,宿鸟独归林。知尔荷锄倦,时为《梁甫吟》。

两淮战鼓不停挝,万骑精兵赛夜叉。破阵焚舟弹指顷,汉人犹悮夏爷爷。

乍觉尘成敛,旋闻土亦香。沟渠勇飞溅,竹树返青苍。既使雷先戒,还资风助狂。未充田父望,聊益病夫凉。

长淮饯落日,圆光正如赭。倾红注流波,殊景不可写。淮水自西流,黄河从北下。并合向东行,终年无停泻。哀此千里客,春至复已夏。独立空惆怅,所与晤言寡。

自遣病魔病竖,不干药上药王。洗眼菊泉旧本,照怀蓉月新凉。

初阳古洞敞三扉,忆昨题诗坐翠微。缑岭已骑孤鹤去,鼎湖无复一龙飞。坛前竹浪云连屐,石上松涛雨湿衣。翻架残书风策策,满庭黄叶旅人归。

醉日昔闻都下酒,何如今喜折新茶。不堪病渴仍多虑,好向灉湖便出家。

月宫同岁取丹枝,次第飞翔侍玉墀。出职未吟红药树,转官新入白云司。使权繁重虽无暇,曹局清闲合赋诗。不似谪官淮水上,鬓毛衰飒咏江蓠。

罩明珠。化生养就胎仙舞。真庆会、姹女圆聚。渴饮琼浆,玉琴自然抚。韵定仙音,敲金击玉。

裹饭无因绝往还,惟应帖子报平安。山公马向花前放,岐伯书从枕上看。贸易近来多北药,支持强欲著南冠。有时泥醉西园月,只欠梅花共倚阑。

故事闲台阁,仙门蔼已深。旧章窥复道,云幌肃重阴。玄律葭灰变,青阳斗柄临。年光摇树色,春气绕兰心。风响高窗度,流痕曲岸侵。天门总枢辖,人镜辨衣簪。日暮南宫静,瑶华振雅音。

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近闻高静趣,犹寄广陵居。夜会听琴阻。秋期看月疏。几成归越梦,久绝入梁书。四释分题处,年来一榻虚。

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直到起来由自殢。向道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