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灵鹫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樵人向我言,君行欲何如。
松杉已在望,尚有七时馀。
崎岖雨过水,蹊云上天衢。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
幽鸟若相喜,好音弄笙竽。
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

作品评述

《西灵鹫》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之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闻西灵鹫,幽奇冠龙舒。
当我听闻西方的灵鹫,它佩戴着神秘的龙冠展翅飞翔。
这里的西灵鹫是指神秘的仙鹤,给人一种神奇而宏伟的印象。

山神知我来,夜雨自涤除。
山神知晓我前来,夜雨洗净了身上的尘垢。
这里的山神是指山中的神灵,暗示作者在山林中的行程。

篮舁犯霏微,敢惮石径纡。
背篓扛在背上,即使是微弱的雨雾,也不敢怠慢,小心翼翼地蜿蜒石径。
这里的篮舁是指背篓,作者形容自己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不敢掉以轻心。

清风偃林柯,征衣尽沾濡。
清风吹拂树林,征途中的衣袍尽湿。
作者描述了清风吹拂山林的景象,同时也描绘了自己行走在雨中的情景。

樵人向我言,君行欲何如。
一位樵夫向我说话,询问我的旅行目的。
樵人代表着山中的居民,作者与他们有着对话,突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松杉已在望,尚有七时馀。
松树和杉树已经出现在视野中,离目的地还有大约七个时辰的路程。
这里的松杉是山林中常见的树木,作者在途中看到了它们,意味着离目的地已经很近。

崎岖雨过水,蹊云上天衢。
行进在崎岖的山路上,雨水流过小溪,蜿蜒向上,直上云端。
作者描绘了山路蜿蜒曲折,雨水流动的情景,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飞楼及涌殿,峥嵘映浮屠。
高楼和宏伟的殿宇,屹立在浓密的云雾中,映照着高耸的佛塔。
这里描绘了山中的景观,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氛围。

幽鸟若相喜,好音弄笙竽。
幽静的鸟儿仿佛欢喜起来,发出悦耳的笙竽之音。
作者用比喻描绘了山中的鸟鸣声,给人以宁静和欢乐的感觉。

为言一宿觉,何妨更踟蹰。
虽然有人建议我在此地过夜,但我仍然犹豫不决。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是否在山中过夜的犹豫,突显了他对旅行的思考和决策的权衡。

《西灵鹫》这首诗词以山林之行为题材,通过描绘作者在山中的旅程,展现了山林的神秘、壮美和宁静。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诗词的开头即以西灵鹫为引子,揭示了山中的奇妙景象。接着,描述了作者行走在山中的艰辛和细腻之处,如背篓受雨雾的影响、衣袍湿润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细致观察。

诗中出现的樵人则代表了山中的居民,与作者进行对话,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流。而随后的描绘山中的景观,如松杉、飞楼、涌殿和浮屠,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同时又以幽鸟欢喜的形象,赋予了诗词一丝欢乐和宁静。

最后几句诗则呈现了作者在决定是否过夜时的犹豫和思考,使得整首诗词更具人情味和思考性。通过这种展示,诗词在描绘山中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对旅行的体验。

总体而言,这首《西灵鹫》以山林之行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展现,传达了一种对于山林的赞美和对旅行的思考。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俸轻官且冷,君喜在亲民。村路不闻犬,县城长似春。架高书少蠹,厅静隙无尘。考满留碑去,清风励后人。

前山崛起青莲朵,色扫晴空如叶开。若拟空花犹未了,空中安得有峰来。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著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缅怀郑生谷,颇忆

愁厌厌、脉脉上心谁消遣。

在山长与云同斋,出山忆云云不来。千金买得太湖石,数峰相对寒崔嵬。朝来忽觉青苔湿,叆叆如炊石间出。白云保处不相逢,却怪年年枉相忆。王郎胸中横一丘,在山出山云与游。更呼白面老居士,来倚云根吟七字。

柏玉不我过,过我必六月。老天雨不梅,五行一乃绝。亢离单用事,赤乌赤如血。人寰何辠辜,几欲炮烙杀。左手解衣襟,右手不停箑。脱帽无奈何,而况可腰折。西望禽鬼焦,东望金鱼涸。前山牛眠洿,亦复如火发。相携将安之,只合坐论说。伯玉老先辈,家传洞林诀。谈辩管郭雄,五鬼

尊浮九酝,礼备三周。陈诚菲奠,契福神猷。

茶为西南病,岷俗记二李。(杞与稷也。)何人折其锋,矫矫六君子。(谓思道与侄正孺、张永徽、吴醇翁、吕元钧、宋文辅也。)君家尤出力,流落初坐此。谓当收桑榆,华发看剑履。胡为犯风雪,岁晚行未已。念归诚得计,顾自为谋耳。吾闻江汉间,疮痏有未起。莫轻龚遂老,君王付尺

濠乐亭前花已披,马军送酒故来迟。只愁风雨卷春去,红染芳效一径泥。

朝汲西风餐,夜弄明月舞。万顷碧琉璃,下有玉清府。

自君綦迹绝兹邦,共讶君为采药庞。疾景更先伯淳一,佳儿独欠郭公双。一经有托死何恨,兼善未酬心肯降。泪满平生师友事,山中几度酒盈缸。

晓来犹自雨冥冥。投晚却能晴。_娥为谁著意,洗得十分明。人自老,兔长生。酒徐倾。杯行到手,休更推辞,转眼参横。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况此憔悴州,居人仰煮卤。煮卤数十年,余者皆贫寠。

斜景下天末,烟霏酣夕红。余晖染江色,潋灩琥珀浓。我从落日西,忽到大江东。回首旧游处,曛黄锦城中。药市并乐事,歌楼沸晴空。故人十二阑,岂复念此翁

羸老畏风湿,河鱼将奈何。玉友岂不佳,终难护天和。数息谩吐纳,链形空按摩。自笑来日短,残漏鸣铜荷。吏事如衣垢,濯之费挼挲。养痾谅非宜,山林归兴多。

尘劳最是爱山居,借得丹台半日余。黄雪糁来松径满,白云飞去洞门虚。扫苔有客题诗句,滴露无人校道书。何日结巢依石室,早从湖海赋姨欤。

心具良知所性根,若非穷理亦能昏。心须物格无余蕴,藩蔽开除本体存。

此君乃肯与人事,辩舌生风有竹山。何似竹林惟痛饮,嗒然臧否两相閒。

洛下斑竹笋,花时压鲑菜。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我来白下聚,此族富庖宰。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戢戢入中厨,如偿食竹债。甘葅和菌耳,辛膳胹姜芥。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小儿哇不美,鼠壤有余嘬。可贵生于少,古来食共噫。尚想高将军,五溪无人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