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梵志的《回波乐(其六十六)》
拼音和注音
□□□ yǒu sǐ , lái qù bù xiāng l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离:互相分离。相附;附拢。相互间距离。
王梵志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原诗
□□□有死,来去不相离。
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纵百年活,须臾一向子。
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
托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
轮回□动急,生死不□你。
身带无常苦,长命何须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