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

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
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
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
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

作品评述

《酬太常从兄留别(一作送太常十二兄罢册南诏却赴上都)》是唐代诗人武元衡所作的一首诗。该诗描写了诗人与从兄分别离别的情景,抒发了别离之中的无奈和忧愁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与从兄分别的场景。第一句“乡路日兹始,征轩行复留。”意为乡路初发,马车行进,而正在分别之际,诗人又不忍离开,拖延时间。

接下来,诗人通过提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以表达离别之时的无奈情绪。例如,他提到的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他随汉将节去西域致使天山以北诸国纳入中国势力范围。王濬是东晋时期的人物,他守卫着刀州(位于今四川)。这些人物都代表着坚守、使命和忠诚。

接下来,诗人再以具象的方式描绘分别时的心情。他用“泽国烟花度,铜梁雾雨愁”的意象来表达离别时的感伤之情。泽国烟花度指的是南诏国的繁华景象,而铜梁雾雨则映射出分别时的悲伤情绪。

最后两句“别离无可奈,万恨锦江流。”直接表达了诗人无法改变离别的事实和他内心的万般愤恨,正如锦江水流无法逆转一样。

这首诗中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提及历史人物的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寓意深远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伤感。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和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离别之中的苦涩与无奈。

作者介绍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復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八年,徴还秉政,早朝为盗所害,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宪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为盗所害,年五十八。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十里溪山别两年,忽闻消息为欣然。把书檐下往来看,不觉人行到面前。

文言文

新年仍着旧年衣,老健深惭七十希。一炷炉香拜天地,今春早早买船归。

文言文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尽兴时。蓐食出门天欲曙,荷钥归路月相随。踏青漫有心情在,耕绿宁甘骨力疲。个段工夫偿不足,春来非是爱吟诗。

文言文

岁穷常鲜裕,人老更多悲。白日无閒客,青山有了时。乾坤马迹满,风雨鹤巢危。去岁来坑岭,移家度险巘。

文言文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文言文

君登金华省,我入银台门。幸遇圣明主,俱承云雨恩。复此休浣时,闲为畴昔言。却话山海事,宛然林壑存。明湖思晓月,叠嶂忆清猿。何由返初服,田野醉芳樽。

文言文

何庆之长,实兆于商。由商太茂,子孙其昌。皇其成命,宋道用光。诒厥孙谋,膺受四方。

文言文

昨夕雨大如车轴,今旦雨细如牛毛。人言愈细愈泽物,天公为此非徒劳。泥深入市路欲绝,坏檐败壁风萧骚。岂惟蛙黾矜得意,坐觉藜莠无由薅。剥床供爨嗟婢子,持伞上学怜儿曹。村场酒贵赊不得,且解布囊寻弊袍。

文言文

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斗浅红。曾不争先及开早,能陪芍药到薰风。

文言文

惯被好花留住。蝶飞莺语。少年场上醉乡中,容易放、春归去。今日江南春暮。朱颜何处。莫将愁绪比飞花,花有数、愁无数。

文言文

青帝已教春不老,素娥何惜月长圆。

文言文

大山如大国,小山如小邦。低树无附丽,洪涛恣舂撞。

文言文

小时抵死愿春留,老大逢春去即休。今岁禹祠才一到,安能分日作遨游?

文言文

人事有酬酢,山居方寂寥。三时缠宿疾,十月见生朝。瘦骨添绵护,枯肠怯酒浇。为予歌一曲,亦足慰无聊。

文言文

白露边秋早,皇华戎事催。已推仙省妙,更是幕中才。出饯倾朝列,深功伫帝台。坐闻长策利,终见勒铭回。

文言文

飞短流长断人肠,情怀恻恻每神伤。?惆怅玉人独归去,芳草萋萋满斜阳。

文言文

瘦得黄花能小。一帘香杳。东篱云冷正愁予,犹幸是、西风少。叶下亭皋渺渺。秋何为者。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地。

文言文

台因水部将花绕,隐为耶溪号小山。且在我家为故事,若言衣钵有惭颜。

文言文

塞空春意总分明,桃李无言却混成。刚被幽禽知此意,风前拈出两三声。

文言文

乌巨山前谈实谛,江郎岩畔逗真机。白虹示灭知何处,去采山桃又不归。

文言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