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姚燮的《高阳台》
拼音和注音
zhù mèng dāng shí , měi rén sān wǔ huá n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五:1.十五日。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3.谓十五岁。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5.三皇五帝。6.指三王五霸。7.三辰五星。8.三正五行。9.指三才五常。10.指三所五位11.指三田五脏。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13.指参宿和昴宿。14.晋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15.约计的少数。16.谓三令五申。
当时:(名)指过去发生某件事情的时候:虽然几年过去了,~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五华:五色仙花。谓五色光华。道教谓五方之气。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原诗
风柳城回,云苹溪抱,栏杆一角依然。
驻梦当时,美人三五华年。
秋林晓翠分鬟润,泥湘琴、听谱宫弦。
画难描,水影鸳鸯,楼影婵娟。
移船记访西泠墓,有茭根芦叶,苦雨凄烟。
彩笔尘埋,何论堕舄遗钿。
输君得占香巢住,算今生、有分神仙。
尚年年,天上嫦娥,十二回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