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胡城县

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作品评述

再经胡城县翻译及注释

翻译
去年首经路过胡城县城,城里的百性人人喊冤声。
到如今县官升官穿红袍,这红袍原是百性血染成。

注释
⑴胡城县:唐时县名,故城在今安徽省阜阳县西北。
⑵县宰:县令。朱绂(fú):系官印的红色丝带,然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
⑶生灵:生民。

再经胡城县赏析

  题目是“再经胡城县”,诗人自然会由“再经”而想到“初经”。写“初经”的见闻,只从县民方面落墨,未提县宰;写“再经”的见闻,只从县宰方面着笔,未提县民,这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如果听信封建统治阶级所谓“爱民如子”之类的自我标榜,那么读到“县民无口不冤声”,只能设想那“冤”来自别的方面,而不会与县宰联系起来;至于县宰呢,作为县民的“父母官”,必然在为县民伸冤而奔走号呼。读到“今来县宰加朱绂”,也准以为“县宰”由于为县民伸冤而得到了上司的嘉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诗人在写了“初经”与“再经”的见闻之后,却对县宰的“朱绂”作出了“便是生灵血染成”的判断,这真是石破天惊,匪夷所思。

  结句引满而发,对统治者的揭露与鞭挞不留余地,这与常见的含蓄风格迥乎不同。但就艺术表现而言,诗中却仍然有含而不露的东西在,因而也有余味可寻。“县民无口不冤声”既然是“去岁”的见闻,那么县民喊的是什么冤以及喊冤的结果如何,诗人当然记忆犹新,但没有明写。县宰加朱绂“既然是“今来”的见闻,那么这和县民喊冤的结果有什么联系,诗人当然很清楚,但也没有明写。而这没有明写的一切,这就造成了悬念。最后,诗人才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这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写出了惊心动魄的结句。诗人没有明写的一切,就都见于言外,获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县宰未加朱绂之时,权势还不够大,腰杆还不够硬,却已经逼得“县民无口不冤声”;如今因屠杀冤民而赢得了上级的嘉奖,加了朱绂,尝到了甜头,权势更大,腰杆更硬,他又将干些什么,诗人也没有明写,然而弦外有音,有很强的震撼力。

  全诗构思巧妙,诗人描写了他两次路过胡城县的见闻,把这两次见闻写进诗中,构成对比,使主题更加鲜明醒目,这一对比,使人们清楚地看到朝廷的忠奸不分,官吏残暴无耻。害民的官吏反而高升了,封建社会的本质就在这对比中表现出来了。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末的刘鹗在长篇小说《老残游记》中,写山东巡抚玉贤因害民升官的诗句“血染顶珠红”便是从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脱化而出的。

作者介绍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杜荀鹤,字彦之,池州人。有诗名,自号九华山人。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復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衆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诗词推荐

辘轳春又转。记旋草新词,江头凭雁。乘槎上银汉。想车尘才踏,东华红软。何时赐见。漏声移、深宫夜半。问莼鲈、今几西风,未觉岁华迟晚。一片。丹心白发,露滴研朱。雅陪清宴。班回柳院。蒲团底,小禅观。望罘D66D明月,初圆此夕,应共婵娟茂苑。愿年年、玉兔长生,耸秋井干。

吾兄昔在朝,屡欲请会稽。誓将老阳羡,洞天隐苍崖。时事乃大谬,宁复守此怀。区区芥子中,岂有两须弥。举眼即见兄,何者为别离。尻舆驾神马,孰为策与羁。弭节过蓬莱,海波看增亏。

若非大气魄,只是小机锋。老子一声喝,学人三日聋。

谁渭渊明远,我住栗里源。亦有好事人,送酒黄花前。举酒对南湖,见之心悠然。相逢各无心,后世自称贤。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雨寒不寒苔藓紫,霜落未落杨柳黄。野鹰饥啸兽择肉,边马战摧乌啄疮。兵氛甚恶寸心折,剑无恙,双毛苍。极知三百六旬气月短,其奈二十五点更漏长。

萧蛸挂虚牖,蟋蟀鸣前除。岁晏凉风至,君子复何如。高馆阒无人,离居不可道。闲门寂已闭,落日照秋草。虽有近音信,千里阻河关。中复客汝颍,去年归旧山。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良会讵几日,终日长相思。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

城东韩李城南赵,欲往从之道阻长。与我诗盟烦借问,角弓永好愿无忘。

当平世而概想斋坛之国士,因送客而遂及阳关之旧知。盖拊髀之思,在上弗替。故淳熙之士夫,亦不敢一日而忘可将之奇。斯帖之传,固未易例以近世之诗也。

上书北阙妨何事,笑杀孤寒孟浩然。

剡溪万壑千岩景,人境谁能识心境。君画山阴雪后船。始悟前人发清兴。眼中百里旧山川,荒林雪月萦寒烟。应缘兴尽故无尽,宾主不见宁非禅。当年戏留一转语,不意丹青能再睹。更画人琴已两忘,妙尽子猷真赏处。

飘流老矣谓知津,邂逅欣然愿卜邻。不但梁邢丈人行,更吾骚雅社中人。前秋一见遽为别,今日重来情倍亲。政自论诗得欢喜,更因话旧忽酸辛。

车马盈六拨不开,彩衣新著乡衣来。壮怀风月归英荡,满意江山入酒杯。便觉阳和通嶰竹,已知春信到官梅。西江岂是留人处,筑得沙堤唤得回。

虚廓襟怀作丐游,机缘处处定相投。开田大义聊舒手,得意忘言暗点头。白牯耕回山月晓,金刀煎断野云秋。长连趺坐通身饭,一饱分明百不忧。

高人主簿固非宜,天马何妨畧受鞿。会有梅花堪寄远,可因莼菜便怀归。相如未免家徒壁,季子行看嫂下机。且复哦诗置此事,江山相助莫相违。

几阵萧萧弄雨风。片云微破月朦胧。田家侧耳听鸣鹳,寰海倾心想卧龙。尧日近,舜云浓。圣仁天覆忍民穷。会看膏泽随车下,只恐诗人句未工。

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

井乡聚散笑匆匆,岁月无情忽两翁。灯火城南听夜雨,桑麻杜曲忆春风。百花新意皆归燕,万里离愁独寄鸿。重约扁舟寻禹穴,夕阳疏树乱云东。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