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
拼音和注音
hū yì liǎng jiā tóng lǐ xiàng , hé céng yī chù bù zhuī su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曾:(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这些年来,他~忘记过家乡?
追随:(动)跟随:~左右|~潮流。
一处:1.一处者。谓心专注一境而无他适也。2.汉语数量词汇。
里巷:1.街巷;胡同。2.指乡邻。
同里:同乡。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忽忆两家同里巷,何曾一处不追随。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起坐彻明棋。
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