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林灵素书像

当日先生在市尘,世人那识是真仙。
只因学得飞升后,难犬随也上天。

作品评述

《戏题林灵素书像》是一首宋代的无名氏诗词。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语调表达了对林灵素先生的赞美和仰慕。在市井尘嚣之中,世人无法辨别出真正的仙人,只有林灵素先生因为他的学识和修行,成功飞升成仙,连难以驯服的犬随也能够随之登天。

这首诗词通过嬉笑怒骂的方式,揭示了世人对于真仙的困惑和无奈。市井之中,许多人声称自己具备仙人的境界,但却大多是虚假的。只有林灵素先生通过不懈的学习和修行,真正达到了仙人的地位。这种对真假仙人的辨别,寓意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虚伪和伪装时的困扰。

诗词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描述了林灵素先生飞升成仙的情景。通过将难以驯服的犬随比喻为难犬,表达了林灵素先生的非凡能力。这种幽默和戏谑的描写方式增加了诗词的趣味性,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调侃和诙谐。

整首诗词流畅而生动,通过夸张和戏谑的手法,突出了林灵素先生的卓越和与众不同。它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真实和虚假的思考,以及对于学识和修行的重要性的思索。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幽默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使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思考和反思。

作者介绍

无传。

诗词推荐

友人泛舟衡阳,遇风,舟濒覆。船上儿甫十龄,曳舟入港,风引舟退,连曳儿仆,儿啼号不释缆,卒曳入港,儿两掌骨见焉。北风蓬蓬,大浪雷吼,小儿曳缆逆风走。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儿手。缆倒曳儿儿屡仆,持缆愈力缆縻肉,儿肉附缆去,儿掌惟见骨。掌见骨,儿莫哭,儿掌有白骨,江

文物流彩,的略靖陈。龟瑞荐祉,坤行效珍。比皇之寿,翼帝以仁。和气致祥,兴物为春。

我本住林屋,风吹来锦城。锦城亦休乐?所乐多友生。相从不知久,相送不计程。横绝峨眉巅,欲去有余情。吾宗盖难弟,李郭人中英,二杨懿文德,谭子资粹清。相视心莫逆,剧谈四筵轻。明朝各回首,云水相与平。我今投绂去,行且扶藜耕。凄凉别知赋,慷慨结客行。後会岂不好,路长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野暝犹闻远,川明不恨迟。焚山隔岸火,及我系船时。夜半青灯屋,篱前白水陂。殷勤谢地主,小筑欲深期。

风雨沧洲暮,一帆今始归。自云发南海,万里速如飞。初谓落何处,永将无所依。冥茫渐西见,山色越中微。谁念去时远,人经此路稀。泊舟悲且泣,使我亦沾衣。浮海焉用说,忆乡难久违。纵为鲁连子,山路有柴扉。

自失孤山杯酒,两年相望梅花。交友平生几许,差池重复成嗟。

奇才初试发硎刀,疋马秋风到上皋。地近虽同三辅重,时平无复五陵豪。极知稳步烟霄路,却要微知郡县劳。归去平津开首燕,吐茵应复忤西曹。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斟别酒,问东君。一年一度一回新。看百花,飘舞茵。斟别酒,问行人。莫将别泪裛罗巾。早归来,依旧春。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郭外春山明锦绣。

景祚有开,符三婚昊。诞毓圣神,是崇位号。星拱天隋,祗严册宝。还御慈宁,增光舜道。

野色满庭户,昼凉清景佳。一双白练带,飞上石榴花。

冉冉山云薄暮时,壶觞歌咏欲忘归。一杯且为梅花醉,莫待梅花作雪飞。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翠红翼翼宝坊閒,曾入瑶宫白玉兰。飞上朝阳瑞天下,灵根变化本无难。

登楼触目皆诗料,难写风烟习笔端。不但绿阴晴后好,亦便山色雨中看。

带山负海,都督全闽。临遣绣斧,言辍其行。梦想乐郊,或勤宵征。令威化鹤,会游辽城。

勇为江海行,风波曾不惧。但欲寻名山,扁舟无定处。南有鹏若鴞,嶮有石若锯。毒草见人摇,短狐逢影怒。不遐尚苦乖,更远饶瘴雾。东土乃滨海,蜃鼍仍可怖。壳物怪琐屑,蠃蚬固无数。咸腥损齿牙,日月复易饫。二方既若此,往矣无久驻。竟当西北来,醇酎炙肥羜。夏不厌浆酪,冬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