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洪亮吉的《十三月》
拼音和注音
jiāo lóng hé kuàng dé yún y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蛟龙: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何况:(连)表示递进(多含反问意):工作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你们是新手。
云雨:宋玉《高唐赋》叙宋玉对楚襄王问,说楚怀王曾游高唐,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临去说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后世因以指男女合欢(多见于旧小说)。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原诗
十三月,狼生貙。十五月,貙生狳。
貙生已难御,狳生奈何许。蛟龙何况得云雨。
绛灌无文,随陆无武。以之读书,横览今古。
父作蒙珠离,子作遮须夷。
神州扰扰不可止,洛中又出新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