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用喜雨韵三首

暗云泼雨土生香,不假琮黄与璧苍。
天道从来关感应,人閒此际换炎凉。
青灯可近聊凭案,缃帙堪翻谩启箱。
窗外候虫声更急,坐看斜月照堂皇。

作品评述

《五用喜雨韵三首》是宋代吴潜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暗云泼雨的景象,表达了天道的感应和人们在炎热夏季得到凉爽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暗云泼雨土生香,
不假琮黄与璧苍。
天道从来关感应,
人閒此际换炎凉。
青灯可近聊凭案,
缃帙堪翻谩启箱。
窗外候虫声更急,
坐看斜月照堂皇。

诗意和赏析:
《五用喜雨韵三首》以婉约清新的风格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幻和人们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首句“暗云泼雨土生香”,生动地描述了雨后大地的芬芳气息,雨水的滋润使得土地生机盎然,花草树木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接着,“不假琮黄与璧苍”,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真实感叹。琮黄和璧苍是传说中的宝石,以其珍贵、美丽和珍稀而著名。作者通过这样的比喻,强调了雨后景色的壮美和珍贵。

第三句“天道从来关感应”,表达了作者对天道的理解。天地间的万物相互关联,天道感应人间的喜怒哀乐,暗示了大自然中的一种神秘力量,使得雨水的降临成为一种自然的规律。

“人閒此际换炎凉”,表达了人们在炎热夏季渴望凉爽的心情。在酷热的天气中,雨水的降临给人们带来了宜人的凉意,使得人们在闲暇时刻得以享受清凉。

接下来的两句“青灯可近聊凭案,缃帙堪翻谩启箱”,描绘了人们在室内的闲暇时光。青灯、凭案、缃帙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日常生活元素,表达了作者在这个时刻与自然对话的愉悦心情。

最后两句“窗外候虫声更急,坐看斜月照堂皇”,通过窗外的虫鸣和斜月的照耀,给人以夜晚的静谧和庄严之感。这里的虫声是夏季夜晚的常见景象,与前文中的炎热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增添了一丝宁静的氛围。

《五用喜雨韵三首》通过对雨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感激,展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词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季雨后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凉爽和愉悦的感受,同时也启发人们对自然美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诗词推荐

双娥一去三千秋,粉篁春泪凝古愁。神鼍悲鸣老龙怨,水为翻澜云为留。素空逗露晚花泣,神官行水鳞僮湿。潮声不平江风急,苍梧冥茫九山立。

无酒消忧寒未减,隔帷相对一灯愁。虫声唤声五更梦,风雨满庭桐叶秋。

秦欺赵氏璧,却入邯郸宫。本是楚家玉,还来荆山中。丹彩泻沧溟,精辉凌白虹。青蝇一相点,流落此时同。卓绝道门秀,谈玄乃支公。延萝结幽居,剪竹绕芳丛。凉花拂户牖,天籁鸣虚空。忆我初来时,蒲萄开景风。今兹大火落,秋叶黄梧桐。水色梦沅湘,长沙去何穷。寄书访衡峤,但与

学道志云斋,自然尘念抛。雨宽琴上线,风声树间瓢。果熟供猿食,松高任鹤巢。看他陈处士,终被华山招。

独起独高雄入汉,相耀相映翠成堆。若非群玉崑西至,即是三峰海上来。疑有洞天通日月,绝无樵路到尘埃。如何得似巨灵手,擘向天家对凤台。

客人情怀恶,逢人懒说诗。不堪秋到后,将近雁来时。欹枕皆归梦,同心只旧知。渊明篱下菊,谁伴傲霜枝。

轻风淡月,年年去路。谁识小年初度。桥边曾弄碧莲花,悄不记、人间今古。吹箫江上,沾衣微露。依约凌波曾步。寒机何意待人归,但寂历、小窗斜雨。

灵山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夫佛子住,四面凭危空。折椽与裂瓦,委弃填西东。库廊行抑首,居者莽谁容。吾舟维其侧,落日生秋风。瞰崖聊寄目,万物极纤穠。震荡江海思,洗涤堙郁中。胡为嬉游人,过此无留踪。景岂龙游殊,盛衰浩无穷。吾闻世所好,楼殿浮青红。那知山水乐,岂在

持家远与立朝同,善继何人似乃翁。国史便书萧傅直,乡评更仰伯夷风。只今边备艰难际,自古官箴谨饬中。四帙亲朋今健者,尚看褒诏咤江东。

万国布殊私,千年降祖师。雁门传法至,龙藏立言时。故实刊周典,新声播鲁诗。六铢那更拂,劫石尽无期。

衢路人骈叠,春来乐未曾。初圆新岁月,竞赏上元灯。秉烛游还懒,敲门唤不应。沃愁须底物,况有酒如渑。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栗棘蓬,栗棘蓬,一口吞却更无踪。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自怜无他肠,偶亦得此生,悬知当去客,中有不亡存。但恐宿缘重,每为习气昏。似闻梅子真,近在吴市门。未能肩拍洪,但欲目击温。不敢叩门呼,恐作逾垣奔。且令绍介先,徐以方便论。不学刘更生,黄金铸尚方。不学房次律,身事

江声床摇寒,山购窗拗绿。归舟著沙边,客梦绕乡曲。簪盍豁秋悲,筵开从夜卜。黄花散疎篱,苍竹围破屋。诗谊争击铜,谈剧屡肖烛。借君五言城,洗我万斛愁。主人意无穷,客子去敢速。杯宽怯鲸吞,词涩愧貂续。注瓦亦倾银,联珠仍缀玉。天迥月明洲,霜清风陨木。飞齐水击鹏,挥退

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

闲中好,尽日松为侣。此趣人不知,轻风度僧语。--郑符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段成式闲中好,幽磬度声迟。卷上论题肇,画中僧姓支。--张希复

海槎闲暇阆风轻,不是安流不肯行。鸡省露浓汤饼熟,凤池烟暖诏书成。渔筹已合光儒梦,尧印何妨且治兵。会待两都收复后,右图仪表左题名。

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九重烟暖折槐芽,自是升平好物华。今日始知春气味,长安虚过四年花。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