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

蹑径登高亭,天远不敢局。
疏帘卷檐花,百里在举目。
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
啼鸟破长烟,飞泉漱寒玉。
云回猛虎啸,清风绕岩谷。
飕飕入青松,古淡琴一曲。
倚栏更凝望,斜阳上修竹。
欲去还迟迟,胜概那可足。

作品评述

中峰,朝代:宋代,作者:刘拯

蹑径登高亭,
天远不敢局。
疏帘卷檐花,
百里在举目。
江横缟带明,
山隐螺髻绿。
啼鸟破长烟,
飞泉漱寒玉。
云回猛虎啸,
清风绕岩谷。
飕飕入青松,
古淡琴一曲。
倚栏更凝望,
斜阳上修竹。
欲去还迟迟,
胜概那可足。

中文译文:

登上高高的亭子,
天空遥远,不敢妄言。
轻薄的帘子卷起,檐角上的花,
举目望去,远方百里。
江水横过,缟带般明亮,
山峰隐没,如翡翠般缠绕。
啼鸟声破晴朗的烟雾,
飞泉喷涌,漱洗着寒冷的玉石。
云归来,猛虎吟啸,
清风绕过峡谷。
哗哗声穿入青松之中,
古老而淡然的琴声响起。
我倚着栏杆,更加凝望,
夕阳斜照,笼罩着修竹。
欲去,却还迟迟未行,
壮丽景色,怎能尽情尽兴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中峰为背景,描绘了登上高亭,远眺美景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然壮美的感叹和对美景的冥思。

诗中以对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壮观,用丰富的形象描写,营造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获得了读者的赞颂。

诗人表达了对美景的沉思和情感的凝聚。在面对美景时,诗人倚栏凝望,对景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展现出一种伤感和沉思之情。通过反思人生的短暂和物质的虚幻,诗人意识到美景是短暂的,自己的人生亦是如此,作品显露出一种离别的忧伤和对美景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表现出了宋代士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抒发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清新雅致、寄托哲思的意境。

诗词推荐

忆昨初为海上行,日斜来往看潮生。如今身是西归客,回首山川觉有情。

一饷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一时制美宝,干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皆宜守,世业当永昌。

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筱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

又是君王上玉卮,未央雨露湛垂垂。版舆此去还无恙,芝检重来更不疑。四世团栾能有几,百年澌尽亦堪悲。里中诸母今谁在,听说承平佑圣时。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短短赤赤秧,传供毒蝗舌。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是疑他、春来EA52忽,是疑岁别人去。古今守岁无言说,长是酒阑情绪。堪恨处。曾亲见都人,户户银花树。星河未曙。听朝马笼街,火城簇仗,御笔已题露。人间事,空忆桃符旧句。三茅钟自朝暮。严城夜禁故如鬼,况敢凭陵大F65E。冬冬鼓。但画角声残,已是新人故。休思前度。叹五十

韶华七换,阻庆生申旦。今日向高堂,载卮酒、为君满劝。绣帘低挂,瑞霭□香浓,倩双娥,敲象板,缓缓歌珠贯。芝兰挺秀,俱是皇家彦。只这一般奇,见方寸、平生积善。几多厚德,天锡与遐龄,鬓长青,颜不老,日日开华宴。

小垒飞书定不难,十年清苦旧儒冠。黄帘日转山衙静,彩笔春消海驿寒。坂马易劳须缓骋,潮鱼虽美莫多餐。人来肯寄平安不,茅屋三间伴剡滩。

卧月眠风乐有馀,蒹葭处处钓重湖。斟鲁酒,脍鲈鱼。一片家风入画图。

扶风女,行如有嬖,貌如钟离春。三十不肯嫁,独识五噫君。荆钗服终身,井臼操必亲。举案上食如大宾。如何会稽守,糟糠告去如市人。

尧自牵牛舜着鞭,虽劳未必适牛天。君今驯养犊成牯,饱卧太虚游自然。

过却清明艳冶天,梨花飞雪柳森烟。欲凭莺燕留春住,无奈东风信杜鹃。

鵰鹗联翻二十名,看看金榜是同盟。河南人面分明见,心说龙头谶已成。

义公习禅处,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门外喧呼惊失马,天边未暇问牵牛。报恩不作雀衔玉,快意遂为鹰脱韛。他日疬帷吾已许,暮年绳勒汝应羞。故知多忆横门道,定厌青丝久络头。

皎皎琼华了不疑,绿窗团扇索题诗。风流自是天生句,燕子梨花恰并时。

小队旌旗出,画_倚篙竹。青秧白水无际,中有一犁耕。听得田翁相语,今岁时年恰好,眨眼是秋成。老守可能解,持此报皇明。望家山,千里外,楚云平。良田二顷,非村非郭枕柴扃。况有_林香透,更有杨堤阴合,魂梦每宵征。巴得西风起,吾亦问前程。

鸟乐忘置罦,鱼乐忘钩饵。何必择所安,滔滔天下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