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牖

谁将造化手,开此混沌窍。
每夜吐月时,九州同一照。

作品评述

《月牖》是宋代诗人朱元升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将造化手,开此混沌窍。
每夜吐月时,九州同一照。

诗意:
这首诗以深邃的意象描绘了月亮的神奇魅力。诗人想象着月亮是由谁创造的,是谁用神奇的造化之手打开了天空中的混沌之窍。每个夜晚,月亮都会升起,照亮九州大地,给人们带来共同的光明和温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月亮的美妙与神奇。诗人通过谁创造了月亮的提问,表达了他对宇宙万物起源的思考和对造物主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混沌之窍象征着世界的起源和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每夜吐月时,意味着月亮升起的时刻,九州同一照则表达了月亮的光芒照耀整个大地,不分地域和国界,将人们连接在一起。这种意象使人感受到月亮的普遍性和它给人类带来的共同的美好。

整首诗写意深远,语言简练明了,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它启示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人类团结的期望。

诗词推荐

岂是昧容华,岂不知机织。自是生寒门,良媒不相识。

走马温汤直隼飞,相逢矍铄理征衣。军中得力儿男事,入驿从容见落晖。

自种双桐已四年,秋来匏瓠小篱穿。上床不怕陈登叹,我欲归求许汜田。

珍重通州守,凝香足燕清。海风喧夜永,江日汤春明。未废于灯读,应添折发生。长沙休赋鵩,归作汉公卿。

昔日黄金屋,十年荆棘林,浮生真亦假,世事古犹今。电隙无留景,云泉属自心。纷纷蜗角里,朝暮几升沈。

洛川方驻跸,丰野暂停銮。汤泉恒独涌,温谷岂知寒。漏鼓依岩畔,相风出树端。岭烟遥聚草,山月迥临鞍。日用诚多幸,天文遂仰观。

浔阳古寺久荒凉,倒柱颓梁卧夕阳。一盏佛灯犹未灭,霁天云淡月华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小杉高丈馀,体直立还孤。任过千年雪,应无一节枯。鬼狂从发解,龙长怕鳞麄。怪状春宁笑,清声月所娱。地终存古气,景合在仙图。不作明堂用,良工莫厚诬。

篛帽丝丝雨,芒鞋策策泥。柳斜风带北,花歛日平西。社酒夸新压,春芜喜遍犁。深村无客过,父子自扶携。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文学秋天远,郎官星位尊。伊人表时彦,飞誉满司存。楚席光文雅,瑶山侍讨论。凤词凌汉阁,龟辩罩周园。已陪东岳驾,将逝北溟鲲。如何万化尽,空叹九飞魂。白马西京驿,青松北海门。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一代儒风没,千年陇雾昏。梁山送夫子,湘水吊王孙。仆本多悲泪,沾裳

星斗垂天月淡明,九衢歌鼓乐升平。当时常侍传呼处,只有荒陂凫雁声。

阊门风暖落花干,飞遍江城雪不寒。独有晚来临水驿,闲人多凭赤栏干。有池有榭即濛濛,浸润翻成长养功。恰似有人长点检,著行排立向春风。根柢虽然傍浊河,无妨终日近笙歌。毵毵金带谁堪比,还共黄莺不较多。万株枯槁怨亡隋,似吊吴台各自垂。好是淮阴明月里,酒楼横笛不胜吹。

楼上春深乳燕来,半帘花影自徘徊。子规声里黄昏月,叫断东风梦不回。

雅故非今朝,两门自金石。山头堕泪碑,宰木共萧瑟。幕府盖宝府,球琳琅玕璧。一一不可拣,於君况夙昔。常愧砾与瓦,照映乏颜色。於菟生则斑,窥牛乳尚湿。其传祗斯文,余事博悬掷。尝觇赋千字,诵之当缙笏。戎索赞斗枢,钉气掩剑戟。舂容凝香地,功用阒无迹。忽驱两轓去,惊鸿

衣上年年泪血痕,只将怀抱诉乾坤。如今主圣臣贤日,岂致人间一物冤。如病如痴二十秋,求名难得又难休。回看骨肉须堪耻,一著麻衣便白头。戚里称儒愧小才,礼闱公道此时开。他人何事虚相指,明主无私不是媒。方寸终朝似火然,为求白日上青天。自嗟辜负平生眼,不识春光二十年。

兼隐诧来书,於时特起予。民淳无讼听,县僻类山居。簿领杯盘外,官联谈笑余。不知当此际,傍邑更谁知。

野粉宫墙两边。洛京依旧锁婵娟。一声金缕关情处,满串骊珠讶许圆。金谷月,石楼烟。留连光景待他年。袜尘休放凌波去,更听新翻倒玉船

绿阴初散地,今有入檐枝。开窗对潇洒,岁寒惟独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