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江源的《偏桥以抵白泥有见而作》
拼音和注音
huā kāi hóng zhí zhú , shān rào bì kōng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踯躅:徘徊不前的样子。汉.秦嘉〈赠妇诗〉三首之二:「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一三.古辞.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崆峒:1.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也称空同、空桐。2.山名。在山西临汾市南。3.山名。在江西赣县南。4.古人认为北极星居天之中,斗极之下是空桐(崆峒);洛阳据地之中,故以崆峒代指洛阳。5.山高峻貌。
江源
不详
原诗
楚蜀风烟接,车书道路通。
花开红踯躅,山绕碧崆峒。
比屋兵民杂,居人习俗同。
年来寥落甚,吾独愧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