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泾舟中

白发飘萧寄短蓬,春深杯酒忆曾同。
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
烽火此时连海上,音书何日到山中?故人别后遥相望,夜夜空随斗柄东。

作品评述

《风泾舟中》是元代贡师泰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发飘萧寄短蓬,
春深杯酒忆曾同。
落花洲渚鸥迎雨,
芳草池塘燕避风。
烽火此时连海上,
音书何日到山中?
故人别后遥相望,
夜夜空随斗柄东。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在泾河上乘舟的情景为主线,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感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情。首句“白发飘萧寄短蓬”描绘了作者年老的形象,白发飘动,寄托了作者渺茫的心情。接着,诗人提到“春深杯酒忆曾同”,表达了对过往欢乐时光的回忆和对故友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落花洲渚鸥迎雨,芳草池塘燕避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周围环境的寂静和萧瑟,与作者内心的凄凉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烽火此时连海上,音书何日到山中?”表达了作者与故友之间的隔阂和距离,烽火和音书成为联系的象征。最后两句“故人别后遥相望,夜夜空随斗柄东”,表现了作者无法与故友相聚的遥远之感,夜晚的星斗无法填补他们的距离。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元代诗歌中常见的伤怀离别的主题。

诗词推荐

争持白玉萼,共插翠云鬟。

楼上澹山横,楼前沟水清。怜山又怜水,两处总牵情。

半醉行歌上古台,脱巾散发谢氛埃。但知礼岂为我设,莫管客从何处来。剡曲烟波菱蔓滑,耶溪风露藕花开。老来世事浑成嬾,一棹幽寻未拟回。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绿香绣帐何时歇,青云无光宫水咽。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红壁阑珊悬珮珰,歌台小妓遥相望。玉蟾滴水鸡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支径入穷谷,来寻道者庵。梵音今默默,华雨尚毵毵。夜白月半屋,寒青灯一龛。梦随歌吹去,借路过江南。

散发欹眠困郁蒸,谁推河汉落红尘。电光照雨不可尽,雾气满空疑有神。驾海怒潮新月夜,绕山腰鼓建溪春。此声此景谁能写,输与城中不寐人。

金行序晚,玉露晨清。齐戒丰洁,肃恭神明。嘉币惟量,嘉玉惟精。于以奠之,庶几来听。

上水船,风大急。帆下人,须好立。(令狐綯)上水船,船底破。好看客,莫倚柁。(张祜)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停君金叵罗,听我秦淮歌。长江西来几千里,沿洄直入台城里。浮青荡绿南北流,至今犹号秦淮水。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满楼。美人卷帘垂玉钩,太白仙人清夜游,酒酣乘月往石头。棹歌渡淮水,倒披紫绮裘。英风撼五岳,豪气隘九州。迩来四千四百九十五甲子,无人继此移山倒海

梅子生仁燕护雏,遶檐新叶绿扶疏。朝来酒兴不可耐,买得钓船双鳜鱼。

前箭犹轻后箭深,谁云黄叶是黄金。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

不如归去,苍山茂树。独胡为乎,空此号呼。

红房深浅翠条低,满架清香敌麝脐。攀折若无花底刺,岂教桃李独成蹊。

为已终成物,为人适丧已。得之以为重,或者深可耻。与其乞墦生,不若蒙袂死。贫赋勿失色,富贵亦勿竞。穷达本无心,安于义与命。人受命于天,颜孟独能正。

名长意短,口正心邪。弃忠贞于郑国,忘信义于吾家。

百八摩尼颗颗圆,辽天鼻孔一时穿。恒河沙数佛菩萨,日日呼来跳一圈。

林虑双童长不食,江郎三子梦还家。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共烟霞。

九九明词要正。修整亘初元性。须是返阳阴,决作清吟雅咏。贤圣。贤圣。容许陈如梦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