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盘歌送欧阳训酒

飞燕身轻未是轻,枉将弱质在岩扃。
今来不得同鸳枕,相伴神魂入杳冥。

作品评述

《击盘歌送欧阳训酒》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为佚名。这首诗词以深刻的意象和抒发离别之情著称。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飞燕身轻未是轻,
枉将弱质在岩扃。
今来不得同鸳枕,
相伴神魂入杳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离别的情景,主要表达了作者与欧阳训酒之间的分别之痛。诗中以飞燕为隐喻,形容离别的人轻盈飞扬,却无法摆脱别离之苦。作者对自己的柔弱之处感到懊悔,认为自己没有能力阻止离别的发生。此刻,他们无法再共同分享同一个枕头,只能彼此陪伴在幽暗的世界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精练的表达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诗中的飞燕形象象征着离别的人,其轻盈的身形暗示了他们的无力和脆弱。作者用"弱质"来形容自己,表达了对自身力量的不满和无力感。"岩扃"代表着难以逾越的障碍,暗示了离别的无法改变和不可逆转性质。诗中的"鸳枕"象征着两人共同的枕头,表示他们无法再共同分享甜蜜的时光。最后两句"相伴神魂入杳冥"表达了他们只能在幽暗的世界中相互陪伴,无法再享受到现实世界的温暖和亲密。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离别的悲痛和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感受。通过对自然的隐喻和障碍的描绘,作者成功地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词的主题和情感在离别题材中具有普遍的共鸣,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离别和别离的思考。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水远山遥疑剑断,风愁雨恨只铃知。

舟横别港赴鸥约,人立斜阳等燕归。心事一春拈不出,两堤杨柳又绵飞。片云筛雨过横塘,衬断苹风作晚凉。意快短檠推不照,柳边听月对啼螀。

四到蕲州,今年更是逢重九。应时纳祐。随分开尊酒。屡舞婆娑,醉我平生友。休回首。世间何有。明月疏疏柳。

正是花时节,思君寝复兴。市沽终不醉,春梦亦无凭。岳面悬青雨,河心走浊冰。东门一条路,离恨镇相仍。

淮人为水族,疱脍亦已巧。田间有鸣鸡,性命得自保。吴人口垂涎,捕取穷浩渺。於吴产或多,於淮求则少。要之业境会,食债良自绕。予也家淮南,游吴尝草草。平生下箸处,但觉皆羊枣。不论赤鯶公,亦及长须老。何况鼓吹部,可作钟鼎宝。世间多空中,所见徒有表。至美不外示,鱼鳖

闵行平地起新城,广厦千间一夜成。雨露三年花四面,双双紫燕闹春晴。十年未作沪江游,十里洋场一笔勾。劳动人民干净土,桃花今日识风流。

麦生宜配卧沙羊,鹅炙仍便碧酒香。陡觉今年好冬节,朝来红日为谁长。

花外倒金翘。饮散无憀。柔桑蔽日柳迷条。此地年时曾一醉,还是春朝。今日举轻桡。帆影飘飘。长亭回首短亭遥。过尽长亭人更远,特地魂销。

江边雁过秋,江上暮云愁。岭曲山横转,潮回水逆流。乱莎行石蟹,残荻卧沙鸥。黯淡三更月,何人独倚楼。

佳约人未知,背地伊先变。恶会称停事,看深浅。如今信我,委的论长远。好来无可怨。洎合教伊,因些事后分散。密意都休,待说先肠断。此恨除非是,天相念。坚心更守,未死终相见。多少闲磨难。到得其时,知他做甚头眼。

目断扬州泪似江,龙舆半夜狩南邦。徒闻四野方多垒,可惜黄旗漫绕杠。浊酒有神磨岁月,愁山无赖入轩窗。青萍三尺将生鏽,愤气峥嵘只自降。

至公平得意,自喜不因媒。榜入金门去,名从玉案来。欢情听鸟语,笑眼对花开。若拟华筵贺,当期醉百杯。

幽人谁与娱,作堂面溪湾。堂中有山色,朝暮来云间。正作杜老狂,颇异韩子奸。超然物外景,便觉非人寰。登临得遐瞩,似破天壤悭。诗成隐几笑,溪山亦开颜。缭绕明镜中,参差峨髻鬟。苦无俗客语,但闻鸟间关。出门曳藜杖,高辕不容攀。赖有此往还。虚名两蜗角,自斗触与蛮。时平

吾息乾坤之委气,吾身父母之委蜕。乾坤父母不易酬,身体发肤可轻弃。文学恨不随父终,视七尺躯鸿毛同。未容忘形礼制外,犹复假息苫庐中。万物莫移三载志,屋上有漏中无愧。蛇容有识宁受欺,鹤固非凡岂容伪。蛇为仰向鹤俯临,吾乡人始知吾心。朝誉未知乡誉重,人知不似天知深。

濠上花深翡翠楼,楼前白月涌江流。香风两岸笙歌合,夜夜烧灯照客舟。

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

东轩美风月,诗酒伴欢呼。昨日墙阴过,依依见碧芦。

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名家宰名邑,将谓屈锋铓。直是难苏俗,能消不下堂。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何必称潇洒,独为诗酒狂。

江表归来得自由,旧乡能复到温柔。辞源已见流三峡,笔力当期挽万牛。白日忍从黄雾塞,青天那复黑云浮。报除骄冠还强汉,会有忠良告远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