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访隐者

路绕苍山石挂藤,结庐深入白云层。
泉鸣便隔人间世,采药知从何处僧。

作品评述

《摄山访隐者》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绕苍山石挂藤,
结庐深入白云层。
泉鸣便隔人间世,
采药知从何处僧。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中的隐者。他的住所是在苍山之中,山路蜿蜒绕过,石头上长满了藤蔓。他的庐堂建在山的深处,高耸入白云之间。泉水的声音使得这个地方仿佛与尘世隔绝,彷如另一个世界。当他需要采集草药时,只有问问附近的僧人,才能得知草药的来源。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隐者的居所和生活环境,展示了隐居者追求宁静自然、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苍山、石头、藤蔓和白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幅宜人而祥和的山水画卷。这个隐居之地与尘世隔绝,泉水声仿佛将人们与纷扰的世俗隔开,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隐者不为世俗所扰,他独自生活于山中,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他与世隔绝,但并非孤僻,依然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在需要采集草药时,他会请教周围的僧人,这显示了他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强调了隐居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纷繁事物的超脱。通过描写隐者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追求。这种隐居的生活态度在宋代的文化中很常见,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士人的一种理想追求。

诗词推荐

久游春草尽,还寄北船归。沙鸟窥中食,江云入净衣。秦原山色近,楚寺磬声微。见说翻经馆,多闻似者稀。

嘿坐能除万种情,腊高兼有赐衣荣。讲经旧说倾朝听,登殿曾闻降辇迎。幽径北连千嶂碧,虚窗东望一川平。长年门外无尘客,时见元戎驻旆旌。

天生万物名品夥,嗟尔为生至幺麽。依人自活反食人,性喜伏藏便垢涴。晨朝生了暮生孙,不日蕃滋逾万个。透疏缘隙巧剧端,通夕爬搔不能卧。我归彼出疲左命,备北惊南厌搜逻。所擒至少所失多,舍置熏烧无术奈。加之炭上犹晏然,相顾未知亡族祸。大才洋洋迷所适,奔走示停身已堕。

短杆长线守磻溪,这个机关那个知。只钓当朝君与相,何尝意在水中鱼。

春渠鍼绿秧,秋畦压黄云。积忧稍缓带,转手俄空囷。况彼东人子,右田灼焚。算缗方趣辦,蒙袂须劝分。谁为本根虑,天高闻不闻。

季子东周负郭田,须知力穑是家传。细思种薤五十本,大胜取禾三百廛。若得与君连北巷,故应终老忘西川。短衣匹马非吾事,只拟关门不问天。

夜久寂无听,晓来微有声。鸡鸣疑远墅,鼓动忽孤城。异县留妻子,殊方老弟兄。怀哉一斗粟,于汝岂无情。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岩岩。地僻泉长冷,亭香草不凡。火田生白菌,烟岫老青杉。尽日唯山水,当知律行严。

汶水连洙泗,源源有所归。圣贤诚可仰,风俗自相违。落叶随风舞,孤鸿破雪飞。纷纷名利客,到此肯忘机。

我瞻蹙蹙靡所骋,何处山深好结庵。烽火乍离淮海北,鲸鲵行逼大江南。穷愁似寇来难避,羸老如兵动不堪。节物惊心又寒食,满天风晕月微昙。

士有经世筹,自无活身策。求食道路间,劳困甚徒役。我身与子同,日被饥寒迫。侧望卿相门,难入坚如石。为农昧耕耘,作商迷贸易。空把书卷行,投人买罪责。六月南风多,苦旱土色赤。坐家心尚焦,况乃远作客。羸马出郭门,饯饮晓连夕。愿君似醉肠,莫谩生忧戚。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集仙仙客问生涯,买得渔舟度岁华。案有黄庭尊有酒,少风波处便为家。

天若许人登,青山高不止。地若许人穷,黄泉深无水。量诸造化情,物成皆有以。如何上青冥,视之平若砥。日下骋琅玕,空中无罗绮。但见势腾凌,将为长如此。炫耀一时间,逡巡九泉里。一种为埃尘,不学堕楼死。

鹈*一声春色晓。胡蝶双飞,暖日明花草。花底笙歌犹为了。流莺又复催春老。早是残红枝上少。飞絮无情,更把人相恼。老桧独含冰雪操。

山北山南久问津,瘦藤芒屩最相亲。况逢日下云间客,那用驴前马后人。

十载犹迁客,孤踪愧俗人。长缄存后舌,乍保爨余身。楚泽云千里,春城月半轮。潜夫潜未得,飘泊损天真。

愁云欲雪未成雪,忽闻寒雨夜淋浪。但知岁月堕寂寞,不悟乾坤发艳阳。天黑鬼车声更大,夜阑客枕梦初长。明朝起视篱砌下,草芽浥浥又回黄。

下视垂杨拂路尘,双峰石上覆苔文。浓霜满径无红叶,晚日高枝有白云。春砌花飘僧旋扫,寒溪子落鹤先闻。那堪寂寞悲风起,千树深藏李白坟。

少日蜚声竦白袍,暮年策足上青霄。功名略已追前辈,事业真堪托后凋。谏草半焚烟寂寂,琐窗一梦夜寥寥。古塘原上谁行路,只有哀笳引葬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