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山台赴江阴

匆匆何事解朝衣,甫为君王领一麾。
历考近来成故事,就迁长是未多时。
寒更夜彻防淮柝,晓舶晴翻出海旗。
不久赤蹄应已到,只须略赋练江诗。

作品评述

《送赵山台赴江阴》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述了赵山台匆匆解下朝衣、受命出使江阴的情景,并展望了他未来在江阴的成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匆匆何事解朝衣,
甫为君王领一麾。
历考近来成故事,
就迁长是未多时。
寒更夜彻防淮柝,
晓舶晴翻出海旗。
不久赤蹄应已到,
只须略赋练江诗。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山台匆忙解下朝衣的情景,他刚刚受到君王的命令,领着一面麾旗出使江阴。诗人回顾了近来的历史,认为赵山台的才能和成就已经成为了传说,而他的迁任江阴官职的时间并不长。夜晚的冷寒让防淮柝(淮河口的防护设施)彻夜守卫,黎明时分,船上的旗帜在晴朗的天空下翻飞。诗人预言,不久赵山台将乘着快马赶到江阴,只需稍作努力,他就能在江阴谱写出优美的诗篇。

这首诗通过描写赵山台匆忙的行动和对他未来成就的展望,展示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和对赵山台的期望。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赵山台的赞赏和鼓励,同时也抒发了对江阴的热切期望。整首诗意蕴含着朝代时期士人对官场出使和文学创作的追求和期待,体现了当时士人对文化事业的热爱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作者介绍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船行非与牛相背,何事黄牛却倒行。

八年两唤浙江船,吴越青山相对妍。长愧主恩难报答,不知人事几推迁。香浮菊桂秋将暮,景迫桑榆岁可怜。荒县今宵孤馆梦,四千里外楚云边。

克家宗从誉,涧屋竹林庄。情话非前听,门庭付令郎。短生风烛顷,远日陇丘傍。红粉祠堂壁,亦应镌短章。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千载楚王恨,遗文宋玉言。至今晴明天,云结深闺门。

淼淼寒流千里馀,带城襟垒似江湖。侯王设险古未有,夷狄窥边今遂无。数郡营屯归耒耨,万家生聚利菰蒲。长堤不绝才如线,南北冲冲是坦途。

青山欲上疑无路,涧道相萦九十盘。东望嵩高分草木,回瞻原隰涌波澜。

投老殷勤向物华,风前犹欲拾余花。更将梦逐残红去,遍入长安百万家。

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松风吹发乱,岩溜溅碁寒。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

知之修练但辛勤,苦志由来离六尘。金鼎乍分红燄火,月魂高锁碧潭津。深思五岭凡间路,好作三天物外人。万里州通宽世俗,清虚境象善求真。

娇羞未惯。长是低花面。笑里爱将红袖掩。遮却双双笑靥。早来帘下逢伊。怪生频整衫儿。元是那回欢会,齿痕犹在凝脂。

泾溪之水兮,犹可以方舟。泾溪之人兮,不可以同游。泾溪之阻兮,犹可以为梁。泾溪之险兮,石齧吾廧。泾溪之水兮,犹可以徒涉。泾溪之人兮,不可以相接。

重凿琼波弄酒船,翠珉英藻更相鲜。从兹春意无销歇,长似山阴癸丑年。

草堂高逈胜危楼,时节残阳向晚秋。野色青黄禾半熟,云容黑白雨初收。依依永巷闻村笛,隐隐长河认客舟。正是诗家好风景,懒随前哲却悲愁。

七十年来又四年,雨声灯影故依然。未收浮世风沤梦,尚了前生蠹简缘。老学辛勤那有补,旧闻零落恐无传。先师钵袋终当付,叹息谁能共著鞭?

久作烟霞侣,暂将簪组亲。还同褚伯玉,入馆忝州人。

力薄慵梳十八鬟,梦回谁与说双鸾。鹅儿酒嫩堪成醉,云母屏凉不障寒。芳草都从行处长,春山岂是画时残。金鱼笺纸回文句,昨夜灯前仔细看。

再上高台,访谪仙兮,仙何所之。但石城西踞,潮平白鹭,浮图南峙,云淡乌衣。凤鸟不来,长安何处,惟有碧梧三数枝。兴亡事,对江山休说,谁是谁非。庭花飘尽胭脂。算结绮、繁华能几时。问何人重向,新亭挥泪,何人更到,别墅围棋。笑拍阑干,功名未了,宁肯绿蓑寻钓矶。深深饮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