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书怀

官路时风渐识情,一悲前计远愁生。
深秋寒气侵灯影,半夜疏林起雨声。
县印终年拘吏役,烟蓑何日避浮名。
穷通休问巢莲骨,大抵无徒是至清。

作品评述

《秋夕书怀》是宋代文学家寇准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夜晚怀念过去的经历和对官场生涯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官路时风渐识情,
一悲前计远愁生。
深秋寒气侵灯影,
半夜疏林起雨声。
县印终年拘吏役,
烟蓑何日避浮名。
穷通休问巢莲骨,
大抵无徒是至清。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感慨和对现实困境的思考。首先,作者通过“官路时风渐识情”这句,表达了在官场中历经风雨,逐渐认识到人情冷暖的心境。他深深地悲叹前期的计划与如今所面临的忧虑相距甚远,这种愁苦由此而生。

接下来的两句“深秋寒气侵灯影,半夜疏林起雨声”,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迷茫。深秋的寒气侵入室内,灯光昏暗,雨声从稀疏的林木中传来,这种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呼应,增加了诗词的凄凉感。

接下来的两句“县印终年拘吏役,烟蓑何日避浮名”,让人感受到作者对官场生涯的痛苦。县印代表着官员的身份和责任,作者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被官场的束缚所拘禁,而烟蓑则象征着隐逸和远离尘嚣的愿望。作者思考何时才能摆脱名利的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穷通休问巢莲骨,大抵无徒是至清”,表达了作者对自身价值和追求的思考。穷通指的是贫富,作者暗示人们不必过分追求物质的富有,而应该更加关注内心的纯粹和高尚。巢莲骨是指鸟巢中的莲藕骨,它们纯洁无瑕,作者以此比喻自己追求的至高境界。通过这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官场生涯的思考和对内心境遇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和现实困境的痛苦感受,同时反映了他对纯洁高尚价值的追求。它既展示了个体在社会现实中的无奈和困惑,又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官卑责薄得徜徉,漫仕归来味更长。它日故人多好事,笼鸡载酒未吾忘。

闭门睡过春,出门绿满城。八关池上柳,絮罢但藏莺。世故剧千蝟,今朝此闲行。草木随时好,客恨终难平。寺有石壁胜,诗无康乐声。扶鞍不得上,新月水中生。

术业虽不同,于道俱有得。师为方外游,声价已籍籍。象教久衰微,赖师振业席。炉鞴与钳锤,信有弥天力。

蛾眉扫罢去朝天,正值官家例散鲜。见说羊车随意到,不教中使口宣传。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

橹声伊轧,影转云间树。试问扁舟在何许。正溪堂波动,沙渚蘋轻,渔翁醉,隔岸蓑衣对舞。归来无一事,尊酒相逢,莫把光阴更虚度。看歌云杳霭,香雾轻盈,银河转,笑浥芙蓉晓露。纵西风、黄叶满庭秋,也不碍凝眸,乱山多处。

曾住衡阳岳寺边,门开江水与云连。数州城郭藏寒树,一片风帆著远天。猿啸不离行道处,客来皆到卧床前。今朝惆怅红尘里,惟忆闲陪尽日眠。

燕南垂,赵北际,其间不合大如砺。至今父老哀公孙,烝土为城铁作门。城中积谷三百万,猛士如云骄不战。一朝鼓角鸣地中,帐下美人空掩面。岂如千骑平时来,笑谈謦欬生风雷。葛巾羽扇红尘静,投壶雅歌清燕开。东方健儿虓虎样,泣涕怀思廉耻将。彭城老守亦凄然,不见君家雪儿唱。

懿典大册,陈备邃深。怡怡愉愉,实坐是临。重彩俨侍,深展肃心。三宫协庆,永播徽音。

关山魂梦长,寒雁音书少。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向人人道。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山寒叶满衣,孤鹤偶清羸。已在云房老,休为内殿期。岚昏声磬早,果熟唤猿迟。未得终高论,明朝更别离。

唤渡江沙眼欲枯,羁臣中道落崎岖。乘船不管千金购,渔父真成大丈夫。

好士今谁是,怜才亦漫云。讵须随进士,直似慕徵君。确论终当有,浮言断莫闻。儿曹与余子,录录更纷纷。

频年送行客,酒罄诗不工。最晚与君别,柰此百感丛。岐山有鸣凤,雅颂移豳风。于时二老生,出处海上同。曹刘对匕箸,失色一语中。明朝蜀江水,不与灞滻通。人心起毫末,世故关鸿蒙。乃知贫贱交,不下王霸功。霜根宿病骥,云帆背蜚鸿。秋水能隔人,白苹况连空。相从自束发,各去

飞将无时命,庸奴有战勋。谁怜老卫尉,身属大将军。

露白草犹青,淮舟倚岸停。风帆几处客,天地两河星。树静禽眠草,沙寒鹿过汀。明朝谁结伴,直去泛沧溟。

古人书卷慢翻寻,齿发萧疏岁月侵。万里家山孤枕梦,满城风雨五更心。蒙茸软草涵空翠,寂历初花弄晓阴。燕子未来寒意重,数峰圆瘦入云深。

大道传来意,缘穷识外因。善言论浩劫,天是法王身。

车盖飞云不放船,长疑水府贮神仙。淮灵须信疏慵甚,欲住荆州不计年。

山如削玉水涵秋,人在冰壶月底游。劫火半空尘世换,不知此处几登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