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上人字空甫求语

二址玄门尽扫除,太虚寥豁月轮孤。
翻身直透威音外,著得狂花翳眼无。

作品评述

《现上人字空甫求语》是宋代释绍昙所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展现了禅宗的理念和修行的境界。

诗词的中文译文:
二址玄门尽扫除,
太虚寥豁月轮孤。
翻身直透威音外,
著得狂花翳眼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表达了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

首句“二址玄门尽扫除”,表达了诗人舍弃尘世的杂念和执着,将一切浮躁之物扫除,使心灵变得纯净。这里的“二址”指的是二分法的境界,意味着对世俗的彻底超越。

第二句“太虚寥豁月轮孤”,以禅宗用语描绘了一种空灵、豁达的境界。太虚指的是虚空、无限,而“寥豁”则强调了虚空的宽广和清晰。月轮孤指的是月亮独自悬空的形象,暗示诗人在超越尘世之后,与世隔绝,独自一人,与宇宙相通。

第三句“翻身直透威音外”,表达了诗人超越身体和言语的限制,直接体悟到超越世俗的威音(佛教术语,指超越言语的真理)。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心灵彻底解放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最后一句“著得狂花翳眼无”,通过狂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于世俗繁华的超越。著得,即理解得到;狂花,指的是繁华喧嚣的世界;翳眼无,表示对这些事物不再分心和迷惑。整句诗意呼应了前文所述的超越尘世的境界,强调了真正的自在和自由。

这首诗以简洁、流畅的语言,通过禅宗的修行意境,表达了对于尘世束缚的超越,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它给人一种宁静、空灵、超脱的感觉,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超越世俗的可能性。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大帝昭回奖丛藁,太师行草跋兰亭。箧藏有物为呵护,巾袭令儿掌钥扃。目眚端由书作崇,心痴常怕画通灵。不如鹑结村夫子,惟宝蒙求与孝经。

潮生月亦上,月白见潮青。不知潮月落,君去几长亭。

客愁不尽本如水,草色含情更无已。又觉春愁似草生,何人种在情田里。

儿童烧爆竹,妇女治椒花。独有龙钟叟,凄凉感岁华。

七里深林集暮鸦,插空金碧被林遮。华堂何止容千衲,菜地犹堪置万家。虎去有灵知伏弩,僧来叙旧约分茶。世人要识峰头冷,六月重绵坐结跏。

墨绿螺青金翠耀,鬻讴沽笑泥娱邀。兹辰傥卜吾髯夜,陶写醉醒双凤嘈。

事来得失若山重,放下始知前日狂。一枝藜杖一壼酒,何处人间无醉乡?

破絮蒲团展夕阴,一天凉思坐来禁。蛩声诉出秋多少,竹影描成夜浅深。青壁谩留闲里句,碧潭微见空中心。林猿野鹤成相识,又欲褰裳过别岑。

我友焉之。隔兹山梁。谁谓河广。一苇可航。徒恨永离。逝彼路长。瞻仰弗及。徙倚彷徨。

春色满城池,杯盘著处移。镫金斜雁子,鞍帕嫩鹅儿。买笑歌桃李,寻歌折柳枝。可怜明月夜,长是管弦随。

经年不到豫章城,灯火遥闻鼓吹声。却忆秋屏台上寺,绛纱青玉几长明。

诗本无心作,君看蚀本虫。旁人无鼻孔,我辈岂神通。风雅难齐驾,心胸未发蒙。吾虽知此理,恐堕儿闻中。

招提登览处,野客兴偏浓。路入千层翠,窗涵万垒峰。溪声来小院,云影落长松。幸对老僧榻,焚香话苦空。

曾事刘琨雁塞空,十年书剑任飘蓬。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还挂一帆青海上,更开三径碧莲中。关西旧友如相问,已许沧浪伴钓翁。

殿阁群峰合,山根一水长。桅楹接云树,钟磬杂风篁。客枕愁花雨,斋鱼搅梦梁。篮舆隔溪路,目断佛龛香。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出自《红楼梦》第五十回。)

雨罢风回花柳晴,忽然数点打窗声。游蜂误入船窗里,飞去飞来总是情。

花柳胚胎午夜风,一尊聊与破红封。醉余安用淄渑口,妙处元无泾渭胸。纸帐不知寒浩荡,银幡自爱雪蓬松。小楼认得春来处,晴霭苍茫南北峰。

秋色江边路,烟霞若有期。寺贫无利施,僧老足慈悲。薜荔侵禅窟,虾蟆占浴池。闲游殊未遍,即是下山时。

炼成真气发双华,还向囊中秘玉霞。咒水夜潭龙怖剑,弄云秋岭鹤看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