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杨德逢庄

携僧出西路,日晏昧所投。
循河望积谷,一饱觉易谋。
稚子举桉出,咄嗟见盘羞。
饭新秔有香,煮菜旨且柔。
暮从秀岩归,秣蹇得少留。
捧腹笑相语,果然无所求。

作品评述

诗词:《过杨德逢庄》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携僧出西路,
日晏昧所投。
循河望积谷,
一饱觉易谋。

稚子举桉出,
咄嗟见盘羞。
饭新秔有香,
煮菜旨且柔。

暮从秀岩归,
秣蹇得少留。
捧腹笑相语,
果然无所求。

中文译文:
带着一位僧人离开西方的路,
日落时来到昏暗的地方。
沿着河流望着积谷,
一顿饱食让我感到容易实现心愿。

年幼的孩子拿着桉木出来,
突然看到了盘羞(一种草药)。
新饭散发着香气,
烹调的菜肴既美味又柔软。

傍晚从秀丽的岩石归来,
养马的困境终于稍微减轻。
捧着肚子相互开怀大笑,
果然没有其他的要求。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与僧人一起旅行的情景,以及在路途中的一系列饮食和欢乐的经历。诗中表现出作者在旅途中的舒适和满足,体现了他享受简单而富足的生活的态度。

首先,诗人与僧人一起出行,选择了偏远而宁静的西路。他们在日落时分来到了一个昏暗的地方,这里的环境与喧嚣的尘世相比,更加宁静和安详。

接下来,诗人沿着河流望着积谷,意味着他们在旅途中找到了充实的食物和满足的源泉。一顿饱食让他们感到容易实现心愿,暗示着他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内心得到了满足和宁静。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稚子拿着桉木出来的情景。桉木是一种常见的草药,而盘羞则是桉木的一种。这里的描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赞美,以及对生命力和新生事物的喜悦。

在晚归的路上,诗人回到了美丽的岩石旁,这里可能是他的家。秣蹇得少留,意味着诗人的日子并不富裕,然而他仍然能够从简单的生活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最后两句“捧腹笑相语,果然无所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宽慰和满足,他们不再有任何的追求或欲望,只是享受当下的快乐和满足。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僧人在旅途中的经历,以及他们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欢乐。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知足常乐的心态,寄托了作者对简单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安石的豁达心态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和满足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畏暑常疑病,逢凉还作诗。岸巾看镜懒,步履过廊迟。草树消陈意,江山发令姿。裴徊如自得,徒倚竟何为。厚禄书多断,长贫志未移。无官带难缓,有竹俗能医。不遇徙成赋,归来亦漫辞。行藏随所遇,造物岂无欺。

园木交阴正可观,壶觞随分却成欢。绿钱流地雨当足,飞絮暖空春不寒。雪缀酴醾缘屋角,香移檐卜近栏干。与君细说炉亭话,强对槟榔萋菜盘。

咸淳风乐好,淳厚似咸平。人意逢春乐,天心遇社晴。征僮催远信,舞袖促新声。今岁梅能耐,咸平诗可盟。

走得波波两履穿,担头书卷未能捐。待君患过维摩病,却好重来见石田。

老去作新梦,邵江非旧闻。滩前群鹭起,柁尾川华分。落花栖客鬓,孤舟遡归云。快然心自足,不独避嚣纷。

西真姊妹。只这梅花是。乘醉下瑶池,粉燕支、何曾梳洗。冰姿素艳,无意压群芳,独自笑,有时愁,一点心难寄。雪添蕊佩。霜护盈盈泪。尘世悔重来,梦凄凉,玉楼十二。教些香去,说与惜花人,云黯淡,月朦胧,今夜谁同睡。

瑶池一片孤飞雪,风急身轻飞不歇。谁将翠袖遮得归,十斛明珠换与谁。金龟贵客迎将去,玉作辎軿载尘雾。人间不解桃李心,独与琵琶自相语。主人白头情不亲,朱楼夜锁梨花春。愿同花落寄流水,飘出朱门随路尘。长恐此生空已矣,从此失身轻薄子。人生但乐两知心,谁是琼瑶孰泥滓。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酒醒梦回眵眼、费摩挲。但有寒暄问,初无凤鸟过。尘生铜碾网生罗。一诺十年犹未、意如何。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此行滩最险,犹幸拜先生。身与天俱远,心惟月共明。家书何日到,世路几时平。岁晚嗟寥落,春风独满城。

凉风洒疏雨,过我池上林。感此望岁怀,酌酒相与吟。残花犹动目,飞泉时惊心。徘徊将归驾,清醉方自今。

尧言播告几丝纶,服汉衣冠易介鳞。羞战黑山为虏将,俾王青社备藩臣。招怀河北来降者,响附山东听诏人。可惜蹉跎隳晚节,圣恩尚许庙为神。

彭城寺壁看诗来,颜氏瓢樽偶共开。茅屋未完先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新诗妙绝难为继,高论微低得共陪。第一词人生不识,兹行尚喜揖君才。

白蘋红蓼碧江涯,日暖双双立睡时。愿揭金笼放归去,却随沙鹤斗轻丝。

郊行长为簿书迟,胜友壶觞已翠微。夹路桃花迷入洞,傍溪鸥鸟忆临沂。松阴坐久还移席,草色春深欲染衣。红日下舂湖水碧,石桥齐踏彩霞归。

雨脚衔山夕照和,簟间凉气晚来多。蒙蒙未拟昏城树,飒飒先能闹沼荷。

弟子已攀桂,先生犹卧云。(寄李频及第,见《鉴戒录》)把得新诗草里论。(干师徐凝,常刺凝云云,反语为村里老也)枯井夜闻邻果落,废巢寒见别禽来。(贻天目中峰客,以上见《纪事》)

每到秋风忆翠蛟,三年此地小游遨。如今着脚缁尘里,犹梦亭中阅怒涛。

扰扰纷纷旦暮间,经营闲事不曾闲。多缘老病推辞酒,少有功夫久羡山。清夜笙歌喧四郭,黄昏钟漏下重关。何由得似周从事,醉入人家醒始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