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三首

三世一切佛,同入这窠窟。
衲僧唤作辽天鹘。

作品评述

《偈三首》是宋代佛教僧人释进英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世一切佛,同入这窠窟。
衲僧唤作辽天鹘。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中所强调的诸佛共一体的思想。作者通过 "三世一切佛" 来表达即使是来自不同时代、不同世界的众多佛陀,他们都能够共同进入这个世俗凡尘的佛教修行者的生活。"窠窟"意指世间俗事和纷扰,而"辽天鹘"则是衲僧的别名,这里用以称呼自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佛陀与众生合一的思想。佛陀被描绘为超越了时代和界限的存在,与人们共同面对世俗的烦恼和困扰。"三世一切佛"意味着众多佛陀的存在和力量,在佛教信仰中具有重要地位。作者以"辽天鹘"自称,凸显了佛教僧人的身份和修行者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入的思考,传递了佛教中的思想理念。它强调了佛陀与众生的共通点,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佛陀的教诲和慈悲之心都与众生息息相关。诗中的"窠窟"象征着世俗的烦恼和执著,而佛教修行者通过践行佛法,得以超越这些束缚。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点明主题,语言简练而深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描绘佛陀与众生的关系,展示了佛教中的智慧和慈悲。同时,通过诗人自称"辽天鹘",凸显了佛教修行者的身份和高尚境界。这首诗在表达思想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内心的平静和启迪。

诗词推荐

老面临高不畏风,尘寰一变蕊珠宫。骤难金碧茅茨别,预喜蝗螟瘴疠空。至洁独凝群物表,太和元在极寒中。绝怜诗骨能禁许,惟有梅梢肖此翁。

秋风吹白云,触处自何谷。初犹半洞门,欻出遍岩腹。零落依水湄,片段挂枯木。余影透微白,灭迹混空绿。烟萝自翳岛,溆荇徒萦曲。安知苍梧野,下覆猿鸟哭。谁能久徘徊,返顾视黄鹄。

岁晚茆茨劣自容,齿摇将脱发将童。心游万里关河外,身卧一窗风雨中。医不可招惟忍病,书犹能读足忘穷。夜阑睡觉蛩声里,时见灯花落碎红。

云似无心水似闲,忽思名在贡书间。烟霞鹿弁聊悬著,邻里渔舠暂解还。文草病来犹满箧,药苗衰后即离山。广寒宫树枝多少,风送高低便可攀。

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

响深涧,思啼猿。暗入蘋洲暖,轻随柳陌暄。澹荡乍飘云影,芳菲遍满花源。寂寞春江别君处,和烟带雨送征轩。

风波暄白昼,云雨暗空山。楚客惊停棹,湘妃惨湿鬟。化成群木杪,砥柱众流间。肸蚃通精意,行人易往还。

五十朱弦不与琴,一弦一柱调清音。南华唤醒庄生梦,西蜀传留望帝心。鱼跃沧波风袅袅,凤飞丹穴月沉沉。此情不待铿而作,一揽新声见古今。

盖世功名国子师,青春入觐道方夷。荣华素定终须有,事业难期便勇为。此日清尊同一笑,明朝丹陛听危词。东风总送仙舟去,杨柳江头谩似丝。

攀条弄蕊苎罗人,半軃金翘笑整巾。惯见冰肌斜映月,似惊酒面暗生春。诗翁思苦饶先醉,画史愁多恐失真。寄语东风为披拂,莫教容易惹芳尘。

八月江上楼,西风令人愁。携酒楼上别,尽见四山秋。但愁今日知,莫作他时疑。郎本不住此,无人泣望归。何水不生波,何木不改柯。遥知明日恨,不如今日多。将心速投人,路远人如何。

皇朝锐意急英贤,虏据中原七十年。际遇风云凡事别,积功日月壮心愆。管箫器小谁能识,孔孟人存用则传。惭负寿皇勤教育,奏篇半彻冕旒前。

宝字奇文刻夜台,黄金论价未当才。诸生可是无豪气,不就韩公乞取来。

殿中日相命,开尊话旧时。余钟催鸟绝,积雪阻僧期。林静寒光远,天阴曙色迟。今夕复何夕,人谒去难追。

信息既通,奉君尽忠。风从虎兮云从龙。

梧郤不杂中林蒸,诗人以来称杜陵。公才本高心独下,退与元白图中兴。山行一篇如见我,扪萝踏雪几凛兢。时从雅淡出奇丽,少年敛手不得矜。三阳改岁万物泰,和气上与游云凝。清河沙河柳色动,近山已有游人登。南飞六骥想回首,足底不见阴山冰。甘泉荷橐事已远,洛桥轫车材弗胜。

出帘仍有钿筝随,见罢翻令恨识迟。微收皓腕缠红袖,深遏朱弦低翠眉。忽然高张应繁节,玉指回旋若飞雪。凤箫韶管寂不喧,绣幕纱窗俨秋月。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已愁红脸能佯醉,又恐朱门难再过,昭阳伴里最聪明,出到人间才长成。遥知禁曲难翻处,犹是君王说小名。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莺啼人起,花露真珠洒。白苎衫,青骢马。绣陌相将,斗鸡寒食下。回廊暝色愔愔,应是待、归来也。月渐高,门犹亚。闷剔银缸,漏声初入夜。

玉季吾心友,经行话旧游。定知龙有种,又快鹗横秋。对策空丹臆,为兄赛一筹。功名相迫遂只许片时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