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

沿崖涉涧三十里,高下荦确无人耕。
扪萝挽茑到山趾,仰见吹泻何峥嵘。
余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阬。
飞虫凌兢走兽栗,霜雪夏落雷冬鸣。
野人往往见神物,鳞甲漠漠云随行。
我来立久无所得,空数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龙沉玉册,小吏磔狗浇银觥。
地形偶尔藏险怪,天意未必司阴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虚盈。
谁能保此千世後,天柱不折泉常倾。

作品评述

诗词:《九井》

沿崖涉涧三十里,
高下荦确无人耕。
扪萝挽茑到山趾,
仰见吹泻何峥嵘。

余声投林欲风雨,
末势卷土犹溪阬。
飞虫凌兢走兽栗,
霜雪夏落雷冬鸣。

野人往往见神物,
鳞甲漠漠云随行。
我来立久无所得,
空数石上菖蒲生。

中官系龙沉玉册,
小吏磔狗浇银觥。
地形偶尔藏险怪,
天意未必司阴晴。

山川在理有崩竭,
丘壑自古相虚盈。
谁能保此千世後,
天柱不折泉常倾。

中文译文:
沿着崖边涉过三十里,
高高低低地没有人耕种。
攀着萝蔓拖着藤蔓到山脚,
抬头看见瀑布如何峥嵘。

我余音投向林中,仿佛有风雨,
最末势头卷起土石仍像河坑。
飞虫颤栗,奔走的野兽战栗,
霜雪夏天降落,雷声在冬天响。

野人经常见到神奇的事物,
龙鳞甲沉寂,云随行动。
我来这里久久未获得,
只有数石头上的菖蒲生长。

高官系着龙沉的玉册,
小官鞭打狗,泼洒银觥。
地势间或隐藏着险恶和奇怪,
天意未必掌管阴晴。

山川本应有起伏和干涸,
丘壑自古相对虚盈。
谁能保留这个传世后代,
天柱不折,泉水常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事为主线,通过对山川地势、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描述,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世间变幻无常的思考。

诗中通过描绘山崖、涧谷、瀑布等自然景观,表现出山川的壮丽和多变,凸显了自然界的伟大和无穷的力量。在这些景观的映衬下,人类的力量和存在显得微小而渺小,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不可逾越的差距。

诗中还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野人见到神奇的物象,山川有崩竭和干涸之时,显示出自然界的奥秘和人类对其的认知有限。同时,通过描写自然现象的变化,如飞虫的颤栗、霜雪的夏天降临、雷声的冬天响起等,突显了自然界的无常和变幻,寓意人世间的生命和命运也是如此。

最后几句表达了对传世后代的思考和对天命的质疑。作者希望有人能够保留这些景观和人类的智慧,使之能够传承千世。然而,作者也提出了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天意并不一定决定着一切,世事变幻莫测,人类的努力和智慧可能无法完全掌控和改变命运。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自然现象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命的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变幻,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和无奈,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华顶当空出,云霞宿殿庭。八荒同纳纳,一气转冥冥。日驭经檐过,天河俯槛听。长年苔径合,无客到岩扃。

湘江女儿愁落晖,湘江江上鹧鸪飞。行人试看君山竹,竹不成斑君始归。

秦雍孙曾尚典刑,只将一念答天明。震雷殷地勾萌达,解雨鸣春涧谷声。阶玉正看联羯末,籯金安足拟贤成。相门为我成宅相,我俗将儿以相名。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瑞气朝浮五云阁,祥光夜吐万年枝。兰叶负龟初荐祉,桐花集凤更来仪。秦汉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构云碧。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鼓钟西接

二十四番花信风,到头谁白又谁红。寻春不用苦我感,有酒且须时一中。吾辈於人长落落,浮生虽梦亦匆匆。未知今岁沧浯上,握手论心几度同。

婆娑恋酒山花尽,绕缭还家水路通。转楫拟从青草岸,吹帆犹是白蘋风。淮边欲暝军鼙急,洛下先寒苑树空。诗句因余更孤峭,书题不合忘江东。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仙翁鹤驾,羽节缥缈下天端。指点虚无征路,时见双凫飞舞,挥朱隘尘寰。吹笛向何处,海上有三山。彩衣新,鱼服丽,更朱颜。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早晚金泥封诏,归侍玉皇香案,踵武列仙班。玉骨自难老,未用九霞丹。

辘轳梦断金梧井,夜月沉沉风露冷。起向庭中独自行,伴人惟有梅花影。

已得浮生到老闲,且将新句拟玄关。自知清兴来无尽,谁道淳风去不还。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此心终待相逢说,时复登楼看暮山。

水泝安流舟不难,人心自畏石头顽。黄公误听作惶恐,玉局先生盖谓滩。

举离觞。掩洞房。箭水冷冷刻漏长。愁中看晓光。整罗裳。脂粉香。见扫门前车上霜。相持泣路傍。

溯紫催飞舄,攒红簇去鞍。吾邦倾市送,旁邑塞涂看。清庙登牺象,明庭峙孔鸾。野翁麋鹿友,时与讯平安。

二八玉泉分派泠,三千银界出尘清。

叶有义谓何,根有即叶有。登岭问地名,强辨果是否。我观松柏竹,青青黄落后。叶有有此叶,可以观此守。

花枝点缀深浅红,溪山二月春融融。琴堂清晓气葱郁,蹑凫此日来仙翁。姓名已久书绛阙,骨相元自居纱笼。君王厚下为保障,郎宿垂光临一同。两行吏立薄冰上,四境人行明镜中。三年妙手巧制锦,藉甚治声闻九重。桃李阴边共歌舞,劝君饮尽玻璃钟。着鞭由此登要路,推毂岂必由诸公。

不作王门梦,来敲隐者关。童先孤鹤化,云伴一身闲。碍笋新移路,低墙为看山。几回松下去,锄得茯苓还。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非精非物,非佛非心。缺齿老胡得之而不识,飏在乎嵩山之阴。诸人还识得麽,水上青青绿,元来是浮萍。

酒樽开处是阳春,有屋化论旧与新。才子绿袍能赋咏,乃翁青冢亦精神。人心多向醒时伪,情话无如醉后真。莫要孟光同遁去,急须荣禄奉偏亲。

尚记春归日,锦绣里江城。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当当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竞传元巳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剩欲从公朝暮间,一溪留我未容还。极思谈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数里间。诗绝一时同郑老,书堂终日憩何山。报来定有吴门信,快矣黄嘉明月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