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孝道院

云深户不开,竹屋两三间。
野水浸官渡,低墙出远山。
绝荤如鹤瘦,习懒惯童顽。
我亦皈真者,来公半日闲。

作品评述

《昭孝道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菊庄。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深户不开,
竹屋两三间。
野水浸官渡,
低墙出远山。

绝荤如鹤瘦,
习懒惯童顽。
我亦皈真者,
来公半日闲。

译文:
深山中的门户不曾打开,
竹屋只有两三间。
田野的水淹没了官渡,
低矮的墙外是远山。

不再食用肉类,身体瘦削如同鹤,
生活懒散,儿童顽皮惯了。
我也是皈依真理的人,
来到这里与公半日闲谈。

诗意:
《昭孝道院》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隐蔽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的昭孝道院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僻静的修行场所,诗人通过描写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环境,表达了对于简朴、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将自己的心境与这个地方融为一体,认同了这里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对于放松身心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约而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昭孝道院的景象,通过对于自然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将野水淹没官渡和低墙外的远山与深山中的竹屋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昭孝道院的宁静与隐蔽。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将绝荤如鹤瘦与习懒惯童顽相对照,突出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远离俗务的态度。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通过对于昭孝道院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心灵归宿的渴望和对于修身养性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一定的禅意,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深入思考生活的真谛。同时,诗中也传递了一种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呼唤人们回归本真,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诗词推荐

挂冠缨上已无尘,犹爱溪光碧照人。点检旧游黄石在,扫除诸念白鸥亲。一尊父老囊金尽,三迳松筠生事贫。他日南公数人物,丹青添入县图新。

晚风一再老狼籍,春去匆匆不可寻。蜂蝶亦如人意薄,便无消息到墙阴。

一轴《楞严》阅未终,四山风静暮林空。忽逢华屋身能入,自得神珠道不穷。树影欲迷云度处,经声遥听月明中。共传鹿鸟春深后,犹向烟萝礼法融。

戏论无涯与有涯,委心冲漠固清嘉。衣裳草木元非织,窟宅云霞岂是家。瞪眎恐同高长史,神交宜伴老南华。只应一念超尘劫,安用神浆夜绕牙。

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正遣清诗觅菊栽,穿云涉水又寻梅。万牛不挽新愁去,一鸟还惊午梦回。老媿逢人说幽愤,穷能随事学低摧。江边漂母何为者?无食王孙未易哀。

才人失职误儒冠,等畜倡优意亦安。自悼骏公歌紫稼,同悲容甫吊湘兰。相怜不必相知雅,未嫁还如未第看。一叹掩书何彼此,无多残泪为新弹。

小立仙坛挹斗箕,著身高处觉天低。南昌吏隐清风在,唤醒时人局面迷。

十年归客但心伤,三径无人已自荒。夕宿灵台伴烟月,晨趋建礼逐衣裳。偶因麋鹿随丰草,谬荷鸳鸾借末行。纵有谏书犹未献,春风拂地日空长。

高岩古木根如辋,辋坏元根何处寻。下有唐有元杰记,读之聊足慰登临。

晨钟离野寺,早市出村墟。山在空蒙里,路经崩缺余。崎岖方自此,阻绝信非虚。却羡林间翮,飞翔得自如。

西汉功名相国多,南朝人物数诸何。向来富贵喧天地,亦有文章在涧阿。

宦游二十载,时异即东还。勇弃斗升给,本无分寸攀。家贫空归巧,学废重时顽。平世已无况,况巢松竹关。

粉闼仙郎鬓未秋,懿文精力允佥求。新荣毫忌祠神馆,更按乔卿露冕州。楚匦贡茅纷骑置,蜀艘移粟蔽江流。富人缓役承平士,肯学研桑苦运筹。

舞困歌慵酒梦迟,小栏舒腕转腰时。落花垂柳娇无力,都送春愁上两眉。

锦襜褕,绣裆襦。强饮啄,哺尔雏。陇东卧穟满风雨,莫信笼媒陇西去。齐人织网如素空,张在野田平碧中。网丝漠漠无形影,误尔触之伤首红。艾叶绿花谁剪刻,中藏祸机不可测。

妖桃气浓暖,蛾眉困风光。杨花扑罗帐,春梦自悠扬。愁心如碧草,随春日益长。碧草逢秋歇,此恨何时忘。

高闲风度澹无营,静密工夫久自增。太息家林惟独鹤,向来西海说三鹏。桥冲不动千原获,鼛鼓无声万杵登。道在阴阳公自到,向来河洛此绳绳。

猘犬吠汉月,黄云塞江天。江淮我家门,守地何择焉。妇尝劝减灶,苦口为母言。早使言得行,家门更安全。

海鸾天外绝虞罗,偶尔来游涧谷陈。世上稻粱留不得,翩然还恋玉山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