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葵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作品评述

《黄葵》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
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
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
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
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
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朵黄葵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朵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黄葵花的描写,展示了它的美丽和特殊之处,以及它在晨间和午后的不同表情和气质。诗词中还暗含了一些哲理和意象,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擅长的写景手法,将黄葵花的美丽形象展现得生动而细腻。诗的开篇,“弱质困夏永,奇姿苏晓凉”,描绘了黄葵花在夏季的柔弱和苏醒的清凉,给人以清爽宜人的感觉。接着,“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用黄金杯来形容花朵,表达了它的高贵和耀眼的光芒。随后,“檀心自成晕,翠叶森有芒”,用檀木的心形,翠绿的叶子和芒刺来形容花朵的形态,展现了它的美丽和独特。接下来,“古来写生人,妙绝谁似昌”,表达了诗人对黄葵花美丽形象的赞叹和钦佩,认为它在描绘自然之物方面独步于古人。然后,“晨妆与午醉,真态含阴阳”,描绘了黄葵花在早晨和中午时的不同气质,展示了它的变幻和富有生命力的一面。最后,“君看此花枝,中有风露香”,以诗人的视角呼唤读者去欣赏这朵花,表达了对美的共享和分享。

整首诗词字里行间透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黄葵花形象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丰富的意象空间,引发读者对自然、生命和美的深入思考。同时,诗词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和对比的手法,使诗词更具韵味和艺术感。整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的才情和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是一首令人赏心悦目的佳作。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忆哭清湘掾,诸孤未里头。盛年能素节,凛气却清秋。眼底生刍奠,身前泛柏舟。无龄还有德,此母不应愁。

未办当春句法工,坐来花下泥春风。山高水远须人领,玉洁珠光喜日烘。越女信知天下白,屈平那是泽边穷。明朝风雨从教有,老眼今年已不空。

残暑犹拖尾,新凉恰打头。酒方屯鲁郡,舞已彻伊州。

嚏涕春风欺薄罗,扶头宿酒想轻歌。牡丹花满蛤蜊到,学士其如此夜何。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旋落檐花夜正喧,参横斗转有更传。了无人迹妨真梦,枕簟同参一味禅。

寒影乱翻奉岭月,晚行高处陇山云。回中有客能传雁,异日从公乞一群。

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臯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

高楼重重闭明月,肠断仙郎隔年别。紫萧横笛寂无声,独向瑶窗坐愁绝。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恨满牙床翡翠衾,怨折金钗凤凰股。井深辘轳嗟绠短,衣带相思日应缓。将刀斫水水复连,挥刃割情情不断。落红乱逐东流水,一点芳心为君死。妾身愿作巫山云,飞入仙郎梦魂里。

吟讽攀翻到月斜,众惊奇宝聚贫家。高才盍视宫中草,退士聊看屋角花。未必园丁谙树性,更愁墨客笑姜芽。画堂金鼎熏兰麝,岂有天然韵可夸。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作郡浮光虽似箭。君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百计疏慵一味闲,杖藜无日不寻山。着鞭每到羲皇上,杖履欣同季孟间。雨步思君劳远梦,七言惊我动衰颜。定无戛玉酬人句,拙速应胜隔岁还。

珥貂佩玉之舒徐兮。引笔行墨这丰腴兮。阅世论人以其书兮。尚可以想应元之初兮。

重重叠叠染缃黄,此际春光已半芳。开处不禁风日暖,乱飞晴雪点衣裳。

我本磊落人,忧患缠绵之。唯逢酣饮处,亦有开眉时。暮年学恬淡,意复不在兹。昨宵遇名酒,旷然散群疑。滞雨苦寥落,一杯思自持。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萦风送腊回,生意遍陈荄。似织如丝处,春从里许来。

晓日秋山破格奇,青红明灭舞清漪。画工著色饶渠巧,便有此容无此姿。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终年常裸足,连日半蓬头。带月乘渔艇,迎寒绽鹿裘。已于人事少,多被挂冠留。素业堆千卷,清风至一丘。苍黄倒藜杖,伛偻睹银钩。迹愧巢由隐,才非管乐俦。从来自多病,不是傲王侯。

标心之梵宇,运想入仙洲。婴痼乖同好,沈情阻若抽。叶落乍难聚,情离不可收。何日乘杯至,详观演法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