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宗泽的《赠鸡山陈七四秀才》
拼音和注音
gāo shēng sòng lún yǔ , jiàn wàn xué dà s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涉及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和哲学等,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高声:声音高;用听得清楚的正常说话的声音。
大书:大书dàshū曲艺中的一种,如评书、弹词等
宗泽
宗泽(1060年1月20日—1128年7月29日),字汝霖,汉族,浙东乌伤(今浙江义乌)人,宋朝名将。刚直豪爽,沉毅知兵。进士出身,历任县、州文官,颇有政绩。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死后追赠观文殿学士、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
原诗
渥洼生骏驹,丹山生凤雏。
家有宁馨子,庆自积善馀。
粹然秀眉宇,莹彻真璠玙。
高声诵论语,健腕学大书。
头头欲第一,气已淩空虚。
想其顾复意,何止掌上珠。
更期速腾达,尔祖立以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