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十九孙入学,因作小集·裴景有作,次其韵)

两塾弦歌日日春。
不容坐席更凝尘。
常思芳桂攀燕窦,未见童乌继子云。
流庆泽,仰家尊。
救荒阴德过于门。
从师已是平原客,毛遂怀绷作弄孙。

作品评述

《鹧鸪天(十九孙入学,因作小集·裴景有作,次其韵)》是宋代洪适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两塾弦歌日日春。
不容坐席更凝尘。
常思芳桂攀燕窦,
未见童乌继子云。
流庆泽,仰家尊。
救荒阴德过于门。
从师已是平原客,
毛遂怀绷作弄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学子的学习生活和他对家庭的思念。诗中通过两所学府的弦歌声,表达了日日不断的春光和欢乐。学子忙于学业,没有时间坐下休息,纷纷扬扬的灰尘也无法停留。他经常想起那些在家中攀爬芳香的桂树和居住的燕巢,但却未能看到家中的幼鸟和继承家业的儿子。他怀念着家乡的庆祝活动,仰慕着家族的尊贵地位。他认为家族的阴德(美德)已经超越了门墙之内的功德。虽然他已经成为平原上的客人,但仍然以毛遂自荐的心情,怀揣着对家族前途的关切而辛勤努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学子的学习生活和对家庭的思念之情。首句"两塾弦歌日日春"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通过弦歌声表达了学府中日复一日的欢乐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不容坐席更凝尘"的描写,展示了学子们忙碌的学习状态,没有时间休息。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家庭为主题,表达了学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家族前途的关切。"常思芳桂攀燕窦"一句中,芳桂和燕窦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家族的繁荣,学子对此心怀念念。"未见童乌继子云"则表达了他对家中儿子的期待。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流庆泽,仰家尊"表现了学子对家族地位和荣耀的向往。最后两句"从师已是平原客,毛遂怀绷作弄孙"中,诗人表达了学子虽然身处他乡,却始终保持着对家族前途的关切和努力。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表达、对偶的修辞手法和家族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学子的学习奋斗和对家庭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草封支径路欲断,雨洗野花山更寒。西岭东冈烟漠漠,南溪北涧水潺潺。

鹧鸪天

静坐闲观理自明,是非荣辱岂须争。一身常在闲中过,万事肯于先处行。嫩竹半欹听夜雨,晚云收尽看秋晴。两般清意谁能识,世事交游物外情。

鹧鸪天

碧云步障紫金蕤,风静秋高千万枝。娇额涂黄元自好,是谁深传密烟脂。

鹧鸪天

盈尺知丰稔,开窗对酒壶。飘当大野匝,洒到急流无。密际西风尽,凝间朔气扶。干摧鸟栖枿,冷射夜残垆。赞月登斜汉,兼沙搅北湖。惭于郢客坐,一此调巴歈.

鹧鸪天

寂寂南州少物华,有园池处只梅茶。荔枝花发差平等,不问分家富贵家。

鹧鸪天

穷耽世味不期骄,安得羹墙暂见尧。未到闻韶饮三月,且求陋巷乐箪瓢。

鹧鸪天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鹧鸪天

绿阴轻处记春踪,芳草虽残饮兴浓。明日清和天更好,不须愁听晓楼钟。

鹧鸪天

舫斋苍竹雨声中,一曲琵琶酒一锺。恰似浔阳江上听,只无明月与丹枫。

鹧鸪天

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

鹧鸪天

梅花枝上东风软。朝来吹散真香远。雅淡有余清。客心和泪倾。美人临别夜。月晃灯初灺。玉枕小屏山。眉尖曾细看。

鹧鸪天

金支烨烨映宣宫,致福诚由上德崇。九庙灵光流自远,七明嘉种感潜通。瑞图丹采终难状,药谱神功未易通。更览诸公赓和句,方知汉祀曲非工。

鹧鸪天

山雪照湖水,漾舟湖畔归。松篁调远籁,台榭发清辉。野岫分闲径,渔家并掩扉。暮年诗力在,新句更幽微。

鹧鸪天

绿萍池沼絮飞忙。花入蜜脾香。长怪春归何处,谁知个里迷藏。残云剩雨,些儿意思,直恁思量。不是莺声惊觉,梦中啼损红妆。

鹧鸪天

唤回残睡强矜持,浅破朱脣倚笛吹。千古妖妍磨不尽,长随春色上花枝。

鹧鸪天

和我閒中句,俱来作者人。步吟才勃窣,耸咏忽嶙峋。浪说能声喜,端虞试问巡。天资固有分,野性杂难驯。

鹧鸪天

同官赣水总青春,消息中间两不闻。道我未衰君莫戏,不须看我只看君。

鹧鸪天

笙镛间玉宇,文物昭清辉。晬影临芳奠,休光下太微。孝思期有感,明絜庶无违。

鹧鸪天

天界仁贤镇一方,坐令歉岁作丰穰。尽锄海上鲸鲵迹,顿肃庭中雁鹜行。万室共知歌邵杜,千年重喜见龚黄。修龄已逐阴功长,不待邦人献寿觞。

鹧鸪天

洞庭乾坤日夜浮,月明天净最宜秋。何人独卧清风里,万顷烟波一叶舟。

鹧鸪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