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僧儒辟谷灵隐山赋寄

不饭凡僧饭圣僧,若为辟谷碧山层。
洞云溪水皆相食,却道人间饱爱憎。

作品评述

《虞僧儒辟谷灵隐山赋寄》是明代石头如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饭凡僧饭圣僧,
若为辟谷碧山层。
洞云溪水皆相食,
却道人间饱爱憎。

诗意:这首诗词描述了虞僧儒在辟谷修行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和对内心修炼的追求。

赏析:这首诗词以辟谷修行为主题,通过对比凡僧和圣僧的饮食方式,表达了虞僧儒对物质欲望的超越。凡僧指的是平凡的僧人,他们以常规的方式进食,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虞僧儒选择辟谷,不食凡间的食物,而是通过修行来滋养身心灵。

诗中提到的辟谷碧山层,指的是灵隐山,这是虞僧儒修行的地方。辟谷是一种修行方式,通过节制饮食来净化身体和提高修行的效果。灵隐山以其幽静的环境和清澈的溪水而闻名,虞僧儒选择在这里辟谷修行,进一步强调了他对内心修炼的重视。

诗的最后两句“洞云溪水皆相食,却道人间饱爱憎”,表达了虞僧儒对物质世界的看法。他认为在修行的过程中,他可以通过自然的食物(洞云和溪水)来滋养身体,而不是依赖于人间的欲望、爱恨和烦恼。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虞僧儒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内心修行的重视。通过对辟谷修行和物质世界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超越欲望的境界,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精神自由的向往。

诗词推荐

百年能几。似数巡环无了日。有限时光。玉兔金鸟晓夜忙。幸逢清世。最好排筵斟绿醆。满捧金蕉。祝寿如松永不雕。

君墓我其铭,谁知不尽情。半生萍梗过,晚岁柏松盟。辇下清相谂,兵閒老共惊。芙蓉堂在否,回首泪纵横。

阆苑无踪迹,唐朝有姓名。不知红玉洞,千古夜猿声。

斗柄仙城晓,龙鳞下隰通。三竿眺羲驭,十里过商中。水藉天容碧,尘依驿辙红。喜闻何力语,应为乐秋丰。

浦口晚潮来,佳期那可待。浪急行兰舟,菽花更难采。

国亡不废君臣义,莫道祥兴是靖康。奔走耻随燕道路,死生惟着宋冠裳。天南星斗空沦落,水底鱼龙欲奋扬。此恨到今犹不极,厓山东下海茫茫。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北斗枢机任,西京肺腑亲。畴昔王门下,今兹制幸晨。恩来山水被,圣作管弦新。绕座薰红药,当轩暗绿筠。摘荷才早夏,听鸟尚馀春。行漏金徒晓,风烟是观津。

由来多感莫凭高,竟日衷肠似有刀。人事任成陵与谷,大河东去自滔滔。

松拂疏窗竹映阑,素琴幽怨不成弹。清宵霁极云离岫,紫禁风高露满盘。晚蝶飘零惊宿雨,暮鸦凌乱报秋寒。高楼瞪目归鸿远,如信嵇康欲画难。

枣子万星攒,良苗绿一端。扑篮多秀色,吹帽受风寒。扰扰水和尚,泠泠山药官。近诗差进步,安得老梅看。

云彻通明殿,风涵白玉楼。幽人当此夜,满意作中秋。念念何曾问,尘尘自不收。覊怀忽冰释,天地一虚舟。

扰扰亭中客,悠悠局上棋。所遭元有命,自苦竟何为?冯衍深尤妇,陶潜过责儿。奇文虽可贵,寱语岂非痴。

天香夜气两交加,艇子欹眠宿妙花。谁展银泥铺水色,更调汞粉拂霜华。即空是色非二景,有象无声别一家。此际含羞花正敛,明朝一片落惊嗟。

高低榉柳绿如苔,三两柴门傍竹开。此处定无人挟弹,青青乳燕出溪来。

灵槎初泛斗牛间,隐隐晶光照夜寒。况是春城多乐事,果逢星节驻征鞍。使藩暂屈留旌旆,云路均同接羽翰。已写风猷传乐府,更磨琬琰一时刊。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蛛丝虽巧能害物,蚕丝虽拙能利人。害物晨昏一饱足,利人往往害及身。乃知巧者能远祸,拙者生死常为邻。吾宁为蚕勿为蛛,所愿杀身以成仁。千丝万缕何足恤,要令寒谷偕阳春。

茶寇征商急,偷生蔽绿林。江湖自有备,盗贼岂初心。

艰难积行,绵长钟庆。同人之时,得主乃定。既斜宗桃,乃修舞咏。经武开先,永昭丕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