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岂意存吾辈,须鬓休惊异昔年!

出自清代钱澄之的《中秋夜至桂林,喜晤曼公、鉴在(其一)》

出自清钱澄之的《中秋夜至桂林,喜晤曼公、鉴在(其一)》

拼音和注音

fēng chén qǐ yì cún wú bèi , xū bìn xiū jīng yì xī n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风尘:(名)①旧时比喻混乱污浊的社会生活。②比喻旅途的劳累:满面~。③旧指娼妓的生活。

昔年:前几年;从前。

吾辈:(书)(名)我们。

惊异:(形)惊奇诧异:看到鲸鱼从背上喷水,孩子~地瞪起大眼睛。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原诗

苦忆朋簪趁客船,恰逢良夜聚樽前。

风尘岂意存吾辈,须鬓休惊异昔年!

蛮地久居秋乍冷,故人相见月偏圆。

乱来此夕皆堪念,震泽、双峰最可怜!

诗词推荐

飕飕破屋小青裯客枕频年寄道周。行止非人真可笑,穷通有命尚何愁。春风旧垒双飞燕,宿雨新巢百拙鸠。信是还家贫亦好,德人何处不天游。

不是新人不肯来,天教老子小徘徊。坐看桃李缤纷落,等得酴醾烂熳开。

百城烟水少司南,四十无闻又过三。却忆莲花池上客,松声月色好同参。

阳华山水自双清,况弄朱弦金石鸣。我是行人那敢听,恐翻别调作离声。

飘飘风中雪,沥沥桥下水。雪寒换清骨,水浅漱尘耳。诗情散天壤,妙处乃在此。得句欲似谁,岸梅是知己。

剧谈世事灞河滨,奇骨环姿两绝伦。却讶秦无豪杰至,坐中扪虱定何人。

典尽春衣不肯归,熊儿扶过瀼溪西。伤时怀抱深於海,掠眼风光醉似泥。

漏出春光三四朵,冰肌玉骨偏宜。乍开应笑百花迟。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素艳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而今虽被霜雪欺。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

细雨共斜风,作轻寒。

谢王公,令身脱,田耕出祥光。然省悟,汞内结铅霜。识尘缘恩爱,须当、念断情忘。猿退,乎者也,从此便潜藏。臧。堪可用,分修葺,玉洞金房。通得玄妙,知味闻香。日逍遥豁畅,申处、同话琅琅。辰好,端午正,玉性自然芳。

头白兰陵客,幽居共一村。老来吟力退,贫去告身存。夕吹鸣梨叶,秋泉注稻根。时因来问筮,独叩树间门。

教人梦裹撮虚空,要显盲参离相通。色即是空空是色,色空不异体还同。

露湿一庭苔,鸦啼长门树。寂寞对孤萤,飞入昭阳去。

萧条历山下,水木无氛滓。王门结长裾,岩扃怡暮齿。昔贤枕高躅,今彦仰知止。依依瞩烟霞,眷眷返墟里。湛生久已没,丘也亦同耻。立言咸不朽,何必在青史。

不忍将身配象奴,手提麦饭祭亡夫。今朝武定桥头死,要使清风满帝都。

忆昨未知道,临川每羡鱼。世途行处见,人事病来疏。微雨秋栽竹,孤灯夜读书。怜君亦同志,晚岁傍山居。

秋鞑人散雨千丝,谁把秦笙隔院吹。但觉小桥烟外柳,春风无力逞腰支。

寥寥两石门,此地忽在眼。临栏塞云雾,入户欠编简。规模自我友,恨不同叩款。仙佛匪吾徒,兹焉聊可馆。

木似文犀感月华。寸根移种自仙家。春兰秋菊浪矜夸。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此时风月独输他。

篱落西风野老家,闲看景物感年华。柳衰荷改芙蓉死,交割秋光与菊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