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光寺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要。

作品评述

译文:
在五台山上白云飘浮,云散台高境幽幽。
历代挂有珠幡的佛教法界,累朝金刹列在峰顶。
风雷激烈的龙池之夜,草木凄凉雁飞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的客人,来到这里应该收敛尘机。

诗意:
本诗描绘了五台山的景色,以及佛教光寺的壮丽和宁静。诗人通过山上的白云、高台和挂有珠幡的法界,展示了佛教的庄严和历史。接着,诗人描绘了龙池愈夜愈烈的风雷和草木凋零的秋天,表达了岁月更迭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以世俗的名利和繁忙的客人对照,暗示人们在这样的寺庙中应该远离尘嚣,净化心灵。

赏析:
《佛教光寺》这首诗描绘了山水和宗教景观,体现了王陶对佛教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运用对比的手法,诗人表现了佛教寺庙的宁静与现实世界的喧嚣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人以山峰、云雾、法界和金刹等佛教元素,凸显出佛教的庄严和历史的沉淀。与此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风雷激烈、草木凄凉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岁月更迭和生命的无常。最后,诗人通过将世道的繁忙与寺庙的宁静进行对比,寄托了对人性的反思,暗示人们在寺庙中应该追求心灵的净化。整首诗词意深远,表达了王陶对佛教信仰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推荐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眼空毛芥不立,心空海岳可容。便与打成一片,尚犹笑道疏踪。虚空那挂剑,死水不藏龙。转色转功家法子,芦华明月后相逢。

树喧虫默助凄寒,一掬秋心揽未安。指顾江山牵别绪,流连风月逗忧端。劳魂役梦频推枕,怀远伤高更倚栏。验取微霜新点鬓,可知青女欲饶难。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目想心存妙尤极,研巧核能状不得。珍禽异兽皆自驯,奇花怪木非因植。崎岖石磴绝游踪,薄雾冥冥藏半峰。娑萝掩映迷仙洞,薜荔累垂缴古松。

凉州博酒不胜痴。银汉乘槎领得归。玉骨瘦来无一把,向来马乳太轻肥。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何年霜夜月,桂子落寒山。翠干生岩下,金英在世间。幽崖空自老,清汉未知还。惟有凉秋夜,嫦娥来暂攀。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珊瑚挂镜烂生光。平头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贵何所望。恨不早嫁东家王。

山绕楼台水接天,袈裟同上暗门船。相思一夜梅花落,傥有人来寄短篇。

循规守短,无绳自缚。纵贡无碍,外道魔军。存心澄寂,默照邪禅。恣意忘缘,解脱深坑。惺惺不昧,带锁锁枷。思善思恶,地狱天堂。佛见法见,二铁围山。念起即觉,弄精魂汉。兀然心定,鬼家活计。进则迷理,退则乖宗。不进不退,有气死人。

不到青云志未休,近来何事却悲秋。短檠双目元无恙,快读读书莫浪愁。

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蒙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依沙宿舸船,石濑月娟娟。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柔橹轻鸥外,含凄觉汝贤。

进馔客争起,小儿那可涯。莫欺东方星,三五自横斜。名驹已汗血,老蚌空泥沙。但使伯仁长,还兴络秀家。

挂轻帆,飞急桨,还过钓台路。酒病无聊,欹枕听鸣舻。断肠簇簇云山,重重烟树,回首望、孤城何处。闲离阻。谁念萦损襄王,何曾梦云雨。旧恨前欢,心事两无据。要知欲见无由,痴心犹自,倩人道、一声传语。

霭然空水合,目极平江暮。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顷为衡湘客,颇见湖山趣。朝气和楚云,夕阳映江树。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秋风今已至,日夜雁南度。木叶辞洞庭,纷纷落无数。

谭垒争尘清,诗坛传令急。今日有公事,俗驾不可人。

匹马曾防玉塞秋,岂知八十老渔舟。非无丈二殳堪请,只恐傍人笑白头。

时时缓步到如山,公竹风过绕懦弦。此是老人消日处,客来须饮去须眠。

秋末结层阴,风雨连岁暮。寒空暗霏微,旷野流云雾。居人蔽蓬茅,行子悲道路。纷纷天地间,剧易随所务。独有掩关人,存真唯内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