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仕女图

佳人春睡倚含章,一瓣梅花点额黄。
起对镜自添百媚,至今都学寿阳妆。

作品评述

《芭蕉仕女图》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仕女春日里倚靠着含章(即支撑头部的枕头)入眠的情景。她额上点缀着一瓣梅花,呈现出淡黄色的颜色。仕女醒来后,她在镜子前自我梳妆,增添了百般妩媚的姿态。这种妆容被后世的女子学习,至今仍然流传于寿阳。

这首诗词以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仕女的美丽和细腻。她春睡时的倚靠和含章,使她散发出一种温柔和娇媚的气质。梅花的出现点缀在她的额头上,象征着清雅和坚韧,与仕女的美丽形成了对比。诗中的"百媚"一词暗示了仕女在美丽的同时也具备了多种诱人的魅力。最后一句提到寿阳妆,表明这种妆容的流传和影响力已经延续至今。

这首诗词通过细致的描写和隐喻,展示了仕女的美丽和独特魅力。诗人通过对仕女的描绘,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敬仰,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美学的追求和传承。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华丽的描写,为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赏析。

诗词推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决甃神通未易论,雨声留客夜翻盆。不辞客路春泥滑,且足秧田旧水痕。

过尽危矶出小潭,回头失却石峰巉。春寒料峭元无事,知我犹藏一布衫。

消息初传信又疑,君亡谁复可言诗。中郎幼女今痴小,遗稿千篇付与谁。

帘卷一番衡岳雨,帆开千艇洞庭风。

昔闻著征戍,三年一还乡。今来不换兵,须死在战场。念子无气力,徒学事戎行。少年得生还,有同堕穹苍。自去报尔家,再行上高堂。尔弟修废枥,尔母缝新裳。恍恍恐不真,犹未苦承望。每日空出城,畏渴携壶浆。安得缩地经,忽使在我傍。亦知远行劳,人悴马玄黄。慎莫多停留,苦我

今年畚锸弃春耕,折苇枯荷绕坏城。白鸟自多人自少,污泥终浊水终清。沙场旗鼓千人集,渔户风烟一笛横。惟有鸣鸱古祠柏,对人犹是向时情。

文章事业初何有,钟鼎山林本自同。昨暮钓鱼天镜北,今朝采药石帆东。

衣上大梁雪,门前武昌车。使君行有期,将逢鸟隼旟。车动自轣辘,旟轻自舒舒。去都越千里,城在江上居。黄鹤有高楼,楼头挂蟾蜍。下见鹦鹉洲,葭茁可以菹。为吊祢处士,沉踪异三闾。忆昔我仲父,五马立踌躇。愿君访旧迹,因报八行书。

画檐簪柳碧如城。一帘几雨里,近清明。吹箫门巷冷无声。梨花月,今夜负中庭。远岫敛修颦。春愁吟入谱,付莺莺。红尘没马翠埋轮。西泠曲,欢梦絮飘零。

胡骑入回中,急烽连夜过。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一来辇毂下,愁闷惟欲卧。今朝从公猎,稍觉天宇大。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射杀雪毛狐,腰间余一个。

盘薄萧寺中,永叹无客到。吾室自勃溪,粗免以饥告。及此荫宽閒,好风日见劳。安得长者车,茶饼写襟抱。

文脉丝垂感慨深,奎躔今直鄮山阴。末流自逐狂澜倒,独步直成空谷音。四海园林春事里,一家松竹岁寒心。相知不必长相见,明月春风处处寻。

海风吹落楞伽山,四海山徒著眼看。一把柳丝收不得,和风搭在玉阑干。

沙堤除道火成城。换得午桥清。寒色般添酒令,野芳抵当_羹。松馨花气,岸容山意,浦思溪情。谁记一时胜引,坐中喜得间平。

飞槛枕溪光,欢言客遍觞。暂云消树影,骤雨发荷香。辛臼橙齑熟,庖刀脍缕长。蘋风如有意,盈衽借浮凉。

十桂胜如五柳,九秋赛过三春。蓬蓬金粟吐奇芬。自有天然风韵。休羡一枝高折,尽教十里遥闻。尊前若有似花人。乞与些儿插鬓。

莲叶雨,蓼花风,秋恨几枝红。远烟收尽水溶溶,飞雁碧云中。衷肠事,鱼笺字,情绪年年相似。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

郭侯凛凛气横秋,管领江山作胜游。痛饮不知乌景坠,清歌更觉鸟声幽。诵君崖畔神仙句,淡我胸中浩荡愁。万里相逢更相失,他年卜築共归休。

晓来陌上雨斑斑,同社相将便出关。席地亦堪寻酒所,得园径与坐花间。从教多病须行乐,任是清贫也破悭。门外红尘深几许,谁人能得此身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