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圆鉴上人游天台

西岭草堂留不住,独携瓶锡向天台。
霜清海寺闻潮至,日宴江船乞食回。
华顶夜寒孤月落,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阴洞泠泠竹室开。

作品评述

诗词《送圆鉴上人游天台》是唐代李郢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离去的送别之情。诗中描绘了僧人离去的场景,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情之间的交融。

西岭草堂留不住,
独携瓶锡向天台。
霜清海寺闻潮至,
日宴江船乞食回。
华顶夜寒孤月落,
石桥秋尽一僧来。
灵溪道者相逢处,
阴洞泠泠竹室开。

诗词的中文译文可以为:

西岭上的草堂无法留住,
独自带着瓶子和锡杖向天台进发。
清晨的霜凝结,海边的寺庙中传来潮声,
夜晚,坐在江船上晒太阳,乞求食物后返回。
在华顶,寒夜中,只有一个孤月西落,
秋天的石桥即将散尽,只有一个僧人过来。
在灵溪道者相逢的地方,
阴凉的洞里,竹屋轻轻开启。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景,展示了作者对于僧人离去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人将离别的哀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让读者感受到离别的凄迷和思乡的深情。诗人通过描述僧人离开草堂,携带行囊向天台进发,展示了僧人追求修行的精神追求和超脱尘世的心境。同时,诗人描绘了日升和月落的景象,以及秋天的石桥和灵溪的竹室,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性和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渲染了离别后的孤寂和凄迷。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离别的痛苦和思乡的深情,体味到人生的无常和变迁。这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以及对修行者追求超凡的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诗意和赏析价值。

作者介绍

李郢,字楚望,长安人。大中十年,第进士,官终侍御史。诗作多写景状物,风格以老练沉郁为主。代表作有《南池》、《阳羡春歌》、《茶山贡焙歌》、《园居》、《中元夜》、《晚泊松江驿》、《七夕》、《江亭晚望》、《孔雀》、《画鼓》、《晓井》等,其中以《南池》流传最广。

诗词推荐

律应西成,气躔南吕。珪币咸列,笙竽备举。苾苾兰羞,芬芬桂醑。式资宴贶,用调霜序。

活水还须活火煮,自临钓石取深清[1]: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2],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3],坐听荒城长短更。

插云翠壁。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金鼎丹成去也,晋朝高客。百花岩下遗孙在,赋何人、离尘风骨。翠微缘近,希夷志远,洞天踪迹。近剑有、为龙信息。怪潭上灵光,雷电相击。尤好风波乍霁,鹭汀斜日。倚栏白尽行人鬓,但沈沈、群岫凝碧。利名休事蝇头,飞舠送君南此。

大地一浑身,虚空绝四邻。不识柏树子,唤作麻三斤。好时十分潇洒,恶时一味藞苴。等闲牵犁上佛殿,乘兴钵盂裹走马。平地撒屎撒尿,知佗是真是假。禅人描貌邈将来,大虫头上火把。

梦觉须臾抚大槐,依然抑塞叹奇才。放歌斫地身将老,忍泪看天意更哀。待定微波姑伫立,伤歧前路小迟回。清江酒渴凭吞却,莫乞金茎露一杯。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感怀细数十年事,养拙略无终日閒。景物自新春稍稍,吾亲渐老发斑斑。岂曾有梦到天上,且任此生浮世间。愿约渔樵同小隐,谓予不信有南山。

梅花如隐人,不与群芳竞。别坞春风多,寒流照清影。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着脚孤高太出奇,冯空斜阳两三枝。大风动地吹崖裂,正是冰姿蕴藉时。

蓝田鲜顽玞,邓林无曲茎。春宗九秋月,性静所烛精。柱史颜如春,和风畜惊霆。两家各有子,突过阮始平。忽念笭箵翁,淹剧卧漳城。兴来枉华裾,情深出英琼。沉疴为之起,不觉语至暝。眄怀薛仲章,刚肠久逾清。吾衰俟三贤,潜心牧修程。

寂寂云山千万重,闭门不忍叹涂穷。高秋酒熟雪浮瓮,中夜剑归雷吼空。近报犬羊逃漠北,岂无貔虎定关中。君王犹记孤忠在,安得英豪共此功?

解颐诗训忆趋庭。四十专城发尚青。屈指世间无此乐,路行争看老人星。

二公休致我来归,尽可同裁隐士衣。此已屡谋登竹所,君其无吝造城扉。人间厌见手翻覆,乐处但当赜指挥。凉气一新宜近酒,盍簪莫似向来稀。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帝禁留辞范,儒林老栋材。方期割牲礼,遽近奠楹灾。岁晏巢鵀逝,天秋吊鹤来。宗工铭盛德,千古照泉台。

堆土渐高山意出,终南移入户庭间。玉峰蓝水应惆怅,恐见新山望旧山。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佳期。春水人归后,东田花尽时。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