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潘彦政叔侄濯缨斋

愚溪之口湘江左,茅斋不小亦不大。
斋前看江江只流,江中望斋斋更幽。
两潘读书韵清壮,湘妃出听鱼吹浪。
大潘皎如鹤出林,小潘不减在沙金。
向来姓名到天府,市人莫笑渠尘土。
濯缨当属最闲人,两潘且弹冠上尘。

作品评述

《题潘彦政叔侄濯缨斋》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潘彦政叔侄在愚溪之口搭建的茅斋,以及他们在斋前观赏湘江的景色。诗中还表达了潘彦政叔侄读书的风采和湘妃听他们吹奏乐曲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愚溪之口湘江左,
茅斋不小亦不大。
斋前看江江只流,
江中望斋斋更幽。
两潘读书韵清壮,
湘妃出听鱼吹浪。
大潘皎如鹤出林,
小潘不减在沙金。
向来姓名到天府,
市人莫笑渠尘土。
濯缨当属最闲人,
两潘且弹冠上尘。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潘彦政叔侄的茅斋和他们观赏湘江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茅斋虽然不大,但位置得当,斋前可以俯瞰江水,江中望斋则更加幽静。诗中提到两位潘氏读书的姿态雄壮,他们的读书声音如同清风拂过,引来了湘妃出来倾听,仿佛鱼儿也因此掀起了浪花。大潘的形象如同白鹤出现在林中一般明亮,小潘也不逊色于黄金一样闪耀。诗人告诫市井之人不要嘲笑潘彦政叔侄,因为他们的名字已经传到了天府(指朝廷),他们是有地位的人。最后,诗人将濯缨(指整理头发)的行为归属于最闲散的人,而两位潘氏则是且戴着帽子上面还有尘土,显示他们忙碌而勤奋的形象。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潘彦政叔侄的茅斋和他们的读书情景,展现了他们的学识和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传达了对勤奋和努力的赞美。整首诗词以平实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物的赞美,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万里汀洲上,东楼欲别离。春风潮水漫,正月柳条寒。旅逸逢渔浦,清高爱鸟冠。云山宁不起,今日向长安。

晋州之西,山日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多黍多稌多麻蔬,沄沄万亩碁局如。田家终岁惟勤劬,虽有乾旱无忧虞。割牲酾酒父老趋,坎坎击鼓吹笙竽。报答龙神醉饱余,宛若泽国江乡居。晋州之东民岂迂,耕种自亦为农夫。年年汲井井欲枯,赤日炙背田不

蜂不禁人采蜜忙,荷花蕊里作蜂房。不知玉蛹甜於蜜,又被诗人嚼作霜。

不与老为期,因何两鬓丝。才应免夭促,便已及衰羸。昨夜梦何在,明朝身不知。百忧非我所,三乐是吾师。闭目常闲坐,低头每静思。存神机虑息,养气语言迟。行亦携诗箧,眠多枕酒卮。自惭无一事,少有不安时。

行尽湘中一月春,霜髭几欲染缁尘。山无重数几何路,花不知名俱可人。午困得茶聊吻润,春愁着柳亦眉颦。天教早办公家事,乞取身归笠泽滨。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广州奇禽鸿鹄群,劲羽长翼飞蔽云。啸俦命侣自共职,饮水棲林余不闻。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神假之手天诱衷,此鸟乃能去螟贼。数十百千如合围,搜原剔薮无孑遗。历寻古记未曾有,细察物理尤应稀。忆昔虞舜德动天,象为耕地鸟耘田。圣时多瑞亦宜尔,请学春秋书有年。

残雪初清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耸耸吟诗骨,肺渴泠泠醉酒羹。苟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声。高人合着山岩裹,纵有穷愁彻底清。

万户千门尽拥衾,据梧展转看横参。不知身已成衰证,枉被人疑是苦吟。周汉前书盲记忆,乾坤外事彊思寻。华山老子差堪语,安得呼来论此心。

傍晚秋晖静,穿松石路微。山川起幽兴,杖屦款高扉。白首偶成趣,素怀欣未违。故园今草棘,飘泊几时归。

杖履过从每恨疏,何当有屋并门居。我疑奇字就公问,公赋新诗令我书。无事昼棋仍夜酌,有时溪楫更山车。从教老色侵双鬓,凭藉黄精为茀除。

惠连初擬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湿叶随丹明晚堑,破云拖粉露晴崖。先甘衰落归双髩,已觉清凉入百骸。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杉籁满萧斋。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风驱早雁冲湖色,雨挫残蝉点柳枝。自古书生也如此,独堪惆怅是明时。

忆长安,五月时,君王避暑华池。进膳甘瓜朱李,续命芳兰彩丝。竞处高明台榭,槐阴柳色通逵。

昨遣长须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今朝一雨添新涨,便合翻泥种藕花。

苍潭枯海树。正雪窦高寒,水声东去。古意萧闲,问结庐人远,白云谁侣。贺监犹狂,还散迹、千岩风露。抱瑟空游,都是凄凉,此愁难语。莫趁江湖鸥鹭。怕太乙炉荒,暗消铅虎。投老心情,未归来何事,共成羁旅。布袜青鞋,休误入、桃源深处。待得重逢却说,巴山夜雨。

鸳鹭差池出建章,彩旗朱户蔚相望。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破虏功成百战场,天书新拜汉中郎。映门旌旆春风起,对客弦歌白日长。阶下斗鸡花乍发,营南试马柳初黄。由来吴楚多同调,感激逢君共异乡。

三月桃花水发洪,游鱼挟雨乘长风。去折禹门浪三重,满意须臾蜕为龙。门道潭潭右齿齿,鱼初踊跃中委靡。岂后有挽前有柅,雷犹未与火其尾。破山霹雳放焰烧,平睨海花轻一跳。拿云攫雾扑九宵。吾骨雅似龙坎坷,已拾龙门犹隔锁,化龙莫惜五雷火。

照蔀辉辉碧夜光,贫儿那复苦悲凉。得鱼始信筌无用,斲垩终期鼻不伤。我类槁苗犹欠雨,君同修竹饱经霜。诗成病眼昏加涩,欲写还忧细作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