殢人娇(王都尉席上赠侍人)

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
于中更、一枝纤软。
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
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
密意难传,羞容易变。
平白地、为伊肠断。
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
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

作品评述

《殢人娇(王都尉席上赠侍人)》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满院桃花,尽是刘郎未见。
院子里满是桃花,只有刘郎未曾见到。
于中更、一枝纤软。
其中有一枝更加柔嫩。
仙家日月,笑人间春晚。
仙人的日月笑看着人间的春天晚来。
浓睡起,惊飞乱红千片。
从沉睡中醒来,惊扰得桃花纷纷飞落。
密意难传,羞容易变。
深藏的爱意难以传达,羞涩的容颜易变。
平白地、为伊肠断。
毫无缘由地,为了你,我心伤断。
问君终日,怎安排心眼。
问你,整日里你如何安排你的心思。
须信道,司空自来见惯。
必须相信,司空先生早已见识过这一切。

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桃花为主题,表达了苏轼对待情感的态度和对于爱情的渴望。桃花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事物,而刘郎则代表了诗人自己。诗人在诗中描述了满院盛开的桃花,暗示自己的情感之美尚未被人所领略。他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憧憬,但又意识到爱情的复杂和难以捉摸。诗中的桃花飞落象征着爱情的不稳定和易变,而作者的心思和情感也因此而不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盛开的桃花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桃花的形象和刘郎的角色,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于爱情的矛盾情感。诗中的桃花飞落和爱情的不稳定性呼应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困惑。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通过诗人自己的情感体验,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难以捉摸的特点。

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对于爱情的思考,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于生活的敏感触觉。它既是对于爱情的赞美,又是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情感的表达。在阅读和欣赏这首诗时,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共鸣和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第一多闻师子儿,碧云馀力嗣工诗。尽把天光注言语,真将清气入肝脾。

鸡省曾三入,鳌峰近十旬。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

童牙苦呫毕,嚼瓜灯烬烂。衡缩高于丘,才作文字看。精微隔几尘,健笔抵流湍。开眼天地燎,始识用书难。千葩惭一实,本根耐岁寒。

黄公天下士,遇立绍熙年。议论前修似,声名九牧传。巨舟夷险济,拱璧始终全。勇退先诸老,荣归总十连。旌旄照关路,冠盖盛离筵。内阁恩光重,宸毫墨色鲜。任方分斧钺,归即珥貂蝉,病叟难为别,临期一怅然。

远鼓三更急,长虹十丈低。影浮冰鉴月,身渡玉壶溪。画烛人应醉,桃源路肯迷。疏星与残月,点点下玻璃。

词赋名高身不闲,采衣如锦度函关。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美人来去春江暖,江头无人湘水满。浣沙石上水禽栖,江南路长春日短。兰舟桂楫常渡江,无因重寄双琼珰。

禹穴风烟老尚游,青门回首已瓜畴。海槎片影星河曙,城角一声天地秋。临水忽余火鬓落,看云还悟此生浮。杖藜拟访神仙宅,中有长眉不挂愁。

烽火边城鼓角悲,黄沙漠漠北风吹。关山远隔云中戍,车马新屯霸上师。贾谊有才思报国,杜陵多病为忧时。侍臣谁有如椽笔,拟撰燕然第二碑。

但谨鸡鸣问,何知鹤发侵。石经方典学,盟载更关心。四海尧丧毕,三年舜慕深。匆匆付神器,长乐尚沾襟。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发白真堪惜,萧萧可奈何。西风吹病树,残叶苦无多。

鹏去天池凤翼随,风云高处约先飞。青袍赐宴出关近,带取琼林春色归。

汀洲碧草生,凫雁动春声。莫上高亭望,能伤送别情。

向来茅屋半惊湍,叹息流亡久未还。已觉重行非故道,只应无恙是青山。旋蓝偃岳元常事,深谷为陵亦等閒。衲被蒙头都莫问,未当居士一分顽。

蓑笠双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团蕉何事教人见,暂借空床守坐禅。

幽居测时化,节逝一何速。轻叶委前墀,远郊气已肃。临窗启玄玩,披襟会深瞩。悠扬丽秋晖,凝光荡岩澳。草虫鸣空隅,悲人咏浚谷。驾言泛桧楫,乘流开情蓄。

吟遍唐人句,玄踪不易攀。一溪清到郭,诸寺各依山。暮雨松花老,秋风药井间。唯应千岁后,华表鹤飞还。

峨峨石头,使乎让祖。己之匪存,圣之奚慕。或妄以山,或索云斧。音耗不通兮清源派分,吾斯语兮讵可论古。

天容清永昼,风色秀含薰。五日逢佳节,千龄奉圣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