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伯

五伯之时正似冬,虽然三代莫同风。
当初管晏权轻重,父子君臣尚且宗。

作品评述

《五伯》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伯之时正似冬,
虽然三代莫同风。
当初管晏权轻重,
父子君臣尚且宗。

诗意:
这首诗词以五伯之事为题材,表达了邵雍对国家政治和社会风气的思考。五伯指的是古代管仲、晏婴、颛臾、子产和仲由,他们都是春秋时期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诗中通过对五伯时代的描述,展示了邵雍对当时政治权力的轻重和父子君臣关系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五伯时代的描绘,展示了邵雍对政治和伦理的思考。首句“五伯之时正似冬”,以冬天的景象来比喻五伯时代的状态,暗示着政治冷淡、社会寒冷的局面。接着,“虽然三代莫同风”表达了三代君王的政治风格各异,没有一致的统治方式。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邵雍对于政治的批评,认为君王们没有统一的准则和理念。

接下来的两句“当初管晏权轻重,父子君臣尚且宗”则强调了管仲和晏婴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以及父子君臣关系的重要性。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重臣,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而晏婴则是鲁国的大臣,他们都以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君臣之道。这两句话也可以理解为邵雍对于政治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职责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邵雍对政治和伦理的关切。他认为政治权力的轻重和父子君臣关系的尊重都是建立一个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这首诗词反映了邵雍对于政治伦理的思考和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文人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诗词推荐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乡园灯市颇豪奢,客子扁舟恰到家。月姊层云藏宝鉴,雪神千手扑天葩。未容火树陪宵燕,谩说江梅擅岁华。苦忆醉穿罗绮阵,小軿吟度赤城霞。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昔从西山授业,屡言后村当仁。伯纪盖同学子,履常真对掌人。

瑞应杉溪县,光动极星宫。人间盛事此日,岳降自高嵩。庆兆三阳开泰,散作一团和气,无地不春风。眉寿八千岁,今代黑头公。听剑履,上星辰,此行中。况金瓯姓字,当路那已达宸聪。管取凤池新命,来自虎关上阙,明日到花封。王室要师保,叔父勿居东。

春秧夏苗秋遂获,官赋私逋都了却。鸡豚社酒赛丰年,醉唱村歌舞村乐。鼓笛有声无曲谱,布衫颠倒傞傞舞。欲识太平真气象,试看此画有佳趣。管弦声按宫商发,细转柳腰花十八。罗帏绣幕拂香风,九醖葡萄金盏滑。王孙公子巧欢娱,勿将富贵笑田夫。非渠耕稼饱君腹,问有黄金可乐无。

家山归梦恍悠然,小阁逢迎尚世缘。惊觉邻鸡号月曙,不堪欹枕小窗前。

龙图冠胥陆,凤驾指云亭。非烟泛济浦,绿字启河汀。画裳晨应月,文戟曙分星。四田巡揖礼,三驱道契经。行欣奉万岁,窃抃偶千龄。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莫发邬阳市,晓榜彭蠡口。微风吹人衣,雾绕庐山首。舟人释篙笑,此是风伯候。杙舟未及深,飞沙忽狂走。暗空转车毂,渌水起冈阜。众帆落高张,断缆已不救。我舟旧如山,此日亦何有。老心畏波澜,归卧塞窗牖。土囊一已发,万窍无不奏。初疑丘山裂,复恐蛟蜃斗。鼓锺相轰豗,戈甲

溪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诗人玉屑》)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一言寤主宁复听,三谏不从归去来。(《谏晋主不从作》,见《吟窗杂录》)

为客不满岁,还家见两孙。遥知临竹户,相对引瓢樽。老罢那嫌瘦,心宽尚喜存。风波随处有,何幸免惊奔。

辈行虽如祖,年龄仅可兄。经过得屡见,文字有同盟。门户当深责,饥寒厌此生。良农务穮蔉,初不计秋成。

千里欢谣处处同,使君遗爱信无穷。不容昏垫为民患,解转凶荒作岁丰。治行好书循吏传,清声无愧古人风。九重想已知名久,看即黄麻出禁中。

二雅兼二密,愔愔只自怡。腊高云屐朽,貌古画师疑。堑蚁缘金锡,垆烟惹雪眉。仍闻有新作,只是寄相思。

巴蜀久雕敝,伤哉远朝廷。大道舞狐狸,嘉谷困蝗螟。我尝行其野,所在闻惟腥。叹息莫能救,熟视涕泪零。今年不自意,属当按邦刑。平时语云何,敢遽忘生灵。拟于万仞渊,挠以一寸筳。贤者相告戒,安坐看空囹。愚者顾之笑,谓我不自宁。我非恶静乐,独行苦伶仃。糜费廪中粟,奔走

西山有佳人,惯踏山下路。晨吟泽畔云,午睡岩前雨。莫使和辈觉,夺我林壑趣。

元符传紫极,宝祚启高真。道德先垂裕,冲和已化淳。人风齐太古,天瑞叶惟新。仙乐清都上,长明交泰辰。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

峡内居人种石田,种成蔔瓠待江船。船头老妪悲声甚,只博茶监不博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