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袈裟

步绕危峰渡翠崖,扪萝初上更崔嵬。
他年若有寻真分,定结茅芦傍此台。

作品评述

《铁袈裟》是宋代诗人白彦惇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以及赏析:

中文译文:
步绕危峰渡翠崖,
扪萝初上更崔嵬。
他年若有寻真分,
定结茅芦傍此台。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心灵自由的渴望。诗中的"铁袈裟"象征着世俗的束缚和约束。诗人通过描述自己踏上险峻的山峰,穿过翠峭的崖壁,以及攀爬茂盛的藤蔓,表达了他对于超越现实束缚,追求真理和自由的愿望。诗人坚信,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他将会找到寻求真理的机会,并在这座山峰旁搭建茅草和芦苇的小屋,以此作为他追求心灵自由的栖息之所。

赏析:
《铁袈裟》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追求心灵自由和真理的愿望。诗中的"危峰"和"翠崖"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险峻的环境,与诗人内心的追求相呼应。"铁袈裟"作为诗中的象征物,代表了社会和世俗的束缚,而诗人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追求内心的真理和灵性的自由。

诗人以"步绕"和"扪萝"这样细腻的描写方式,传达出他在探索过程中的谨慎和小心。诗人的追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过艰辛的努力和寻找。然而,诗人仍然怀抱着坚定的信念,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将能够找到真理的归宿,并在那里建立起一处宁静的居所,以此作为他追求心灵自由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超越世俗束缚的执着追求。它激发了读者对于内心自由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并呼唤人们勇敢地面对世界,追寻心灵的真理。

作者介绍

白彦惇,徽宗宣和间曾游灵巖(《宋诗纪事补遗》卷三七)。

诗词推荐

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

款陪仙伯燕池亭,不但新诗老眼明。鼓吹激天飞鸟堕,旌幢点水睡龙惊。

清晓洞房开,佳人喜燕来。乍疑钗上动,轻似掌中回。暗语临窗户,深窥傍镜台。新妆正含思,莫拂画梁埃。

□□□□□,□□□中原。人骏涉沙漠,春风移十年。壮士磨宝剑,怒气常裂肝。荆湘跨闽浙,米贵仍无钱。征求未可罢,民力悉已殚。嗟我无远识,念此心独寒。九重益思治,久席坐不安。先生为时起,素抱今可言。治近与治远,二者将孰先。堂堂东海风,千载犹凛然。馀芳勉自振,家世

帝里春晚。重门深院。草绿阶前,暮天雁断。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多情自是多沾惹。难拚舍又是寒食也。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浸梨花。

白云堆里看青山,猿鸟为邻日往还。黄绮後身应我是,再来依旧一生闲。

阴阴老柏森庭牖,外脱中空若虚缶。崔仙授剑柏遂神,剑气腾天剑声吼。顷年天师受丹诀,此地精思岁华久。玉函金匮发灵崖,因使阴符诬虎口。殿中真人道玄笔,笔妙飞扬传不朽。霜发羽人逢白叟,间岁已闻踰九九。神游八极吾所愿,道骨仙风愧无有。欲赋大鹏思子微,恐尔年龄亦为偶。

月出前山青黛寒,雁声遥下碧云端。草根错认骊珠吐,自是西风白露团。

平明登古戍,徙倚待寒潮。江海方回合,云林自寂寥。讵能知远近,徒见荡烟霄。即此沧洲路,嗟君久折腰。

风回时带笛,烟远忽藏村。

符节何妨彩服斑,专心温靖宁求闲。宾朋忽吊西河上,父子继游东岱间。前日台门哭瓜葛,同时华屋落丘山。不须更问相从旧,行道人之亦涕潸。

尊前一笑,问梅花消息,几枝开遍。咳唾随风人似玉,寒夜春生酒面。故里天遥,殊乡岁晚,忍对骊驹宴。无情潮汐,可能为我留恋。目断雪棹烟帆,匆匆轻别,岂是如鸿燕。要趁盘椒供燕喜,舞袖斓斑双旋。屈指重来,扬鞭催去,想在金銮殿。云萍无据,莫辞蘸甲深劝。

真仙祠馆锁层岚,下瞰平畴十里宽。谱牒尚标唐篆额,风仪仍是汉衣冠。紫芝白兔灵如昨,石碣丹湖事不刊。千古云孙牛马走,敬瞻遗像仰高寒。

不怕上兰单,惟愁答辨难。无钱求案典,生死任都官。

久劳风水上,禅客喜相依。挂衲虽无分,修心未觉非。日沈山虎出,钟动寺禽归。月上潮平后,谈空渐入微。

韦公挟策漫荆榛,牧子亡羊也未真。百叠乱山秋思杳,半岩修竹岁寒亲。不须招手游莲社,且可冥心舍筏津。山芋畦蔬正味好,饷君姜醢助芳辛。

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犹疑黛色中,复是雒阳岨。

竹影桐阴满旧山,凤凰多载不飞还。登台只有吹箫者,争得和鸣堕世间。

冲佑观前水绀色,升真洞北山笋攒。群峰不断四时翠,万壑长留九月寒。溪上桃花引渔子,云间仙犬逐刘安。平生饱识佳山水,直作东南第一看。

老气盘空,才名照世,万里秋风行色。人物中朝第一,司马题桥,班生投笔。记承流宣化,早威声,先驰殊域。看吟鞭、笑指关河,历历当年曾识。自古人心忠义,白水朝宗,众星拱极。铜柱无端隔断,两戒平分,天南地北。念瞻依丹阙,捧红云、金泥调屑。到明年归对西山,细说安边检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